“王二,後來去哪了?”
“當地的?”
“他是來捉丹頂鶴的!”
“啊!這你也曉得?”
俗話說“先動手為強”,丫頭當即叮嚀小黃繞過一邊狂吠,“汪汪汪”呼嘯聲突破寂靜的灘塗,隨即蘆葦叢中一陣騷動,幾隻仙鶴撲棱著翅膀沖向天空,成“V”字隊形朝東方飛去。
鮑丫頭曉得他顧慮的是什麼,信口說:“難道你就不怕匿藏日寇,擔待漢奸的名聲嗎?”
丫頭一聽朋友人竟是在逃的小東洋,內心又喜又驚,喜的是他終於露麵,劉隊長知曉他必然在劫難逃;驚的是他與三木是一丘之貉,狗急跳墻之下必定以死相搏,本身以一對二勝算難料,當以智取方能戰勝兩個小日本。
再向前,透過前麵的矮樹林隱隱約約看見內裡有人影晃動,確實有兩個人。鮑銀燕伏身躲在一個土堆後麵監視,發覺二賊手拿一張大網悄悄地向前移動腳步。雖然還沒有看到丹頂鶴,曉得它們就在四周。
“錯不了,腦門上有顆痣,比你矮半個頭,穿一身白,說不定家裡老了人,買這麼多包子回家上供的吧?”這位大姐自作聰明。
“你怎麼記得這樣準?”
這情況是劉隊長在電話裡說的,聽得出眾人把鹽田恨極了,如果再遇見,他就慘了。
鮑丫頭從圖書館裡自習,方纔曉得每年春季2月末3月初,丹頂鶴離開越冬地遷往滋長地,3月中旬至3月末在北戴河稍作休整。4月初至4月中旬,到達東北滋長地。
俄然,左邊一排荊棘叢被人砍伐過了,開出一條巷子來,明顯地出現兩條車軸印跡,就是農村裡的牛車,還有一雙腳印。她恍然大悟,小和尚還有一個朋友,事前弄輛牛車在這裡接應,以是把雇來的勞力辭退了,這個推理站得住腳,不會錯。
摩托車風馳電掣般地徑直向東飛去,臨遠洋灘,淩厲的西北風與海風相撞,在海麵上掀起巨浪,聲響如雷,好似千軍萬馬在疆場上賓士,非常壯觀。
“好吧!既然這樣,成交!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你把三木原作小和尚的根底、來這裡的目標原本來本地講清楚,我答應你的人身安然。講吧,你還有什麼訴求?”
“我幫你問一問,跟我來!”掌櫃出來關照夥計打起精力做買賣,他去去就來。
再說這裡地形復雜,沼澤地裡的淤泥、水塘禁止偷獵者的法度,天然成了候鳥的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