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唱)——我一人在其間自思自忖,猛聽得敵營內有楚國歌聲。
(兩人移步桌前,斟酒)
項羽(白)——妃子請!
(八侍女隨虞姬上)
虞姬(白)——大王醒來,大王醒來!
八千後輩兵即使英勇剛烈,怎奈敵眾我寡,難以取勝。孤此番出兵,與那廝交兵,勝負難定。啊呀,妃子!
項羽(白)——烏騅啊……烏騅!想你跟從孤家東征西討,百戰百勝,今被圍垓下,就是你,也無用武之地了!
滬劇 唱 腔:
虞姬(白)——幸虧這垓下之地,高岡絕岩,不易攻入,候得機遇,再圖破圍求救,也還不遲……備得有酒,再與大王對飲幾杯。
張良以簫管譜成楚歌,令漢軍在深夜齊聲高唱,引發楚軍思鄉之情而使軍心渙散。
眾將士(白)——噯,逛逛走……
項羽(白)——妃子,敵軍多是楚人,定是劉邦已得楚地,孤局勢去矣。
(虞姬進帳)
恨隻恨無道秦把生靈塗炭,隻害得眾百姓困苦顛連。
(馬僮牽馬下)
虞姬(唱)——且忍耐守陣地等待救兵。
(虞姬下,未幾,持雙劍覆上,背對項羽抹淚……半晌,暗喊了一聲“罷”,回身為項王舞劍)
《霸王彆姬》中完整獨立的劍舞,這在旦角行當來講並未幾見。旦角的劍舞從內容、情勢到乾勁上都有較大的辨彆。
特彆是到了“霸王彆姬”的典範一幕,當項羽麵對四周楚歌,自知敗局已定,而虞姬為了不讓霸王用心,決然決然拔劍自刎時,全部劇院墮入了一片寂靜.
虞姬(白)——大王,本日出戰,勝負如何?
是以,虞姬是通過舞劍來安撫已經四周楚歌、局勢已去的項羽,既有勸其奮發精力尋得機遇東山複興,又有死彆之意。
(白)看雲斂晴空,冰輪乍湧,好一派清秋風景。
(二更鑼響,虞姬醒來)
虞姬(白)——此時逐鹿中原,群雄兵起,偶遭倒黴,也屬常情。稍捱光陰,等待江東救兵到來,當時再與仇敵交兵,正不知鹿死誰手!
秦末, 楚漢相爭,劉邦與項羽商定以鴻溝為界,各自罷兵。
(畫彆傳來將士吟唱——“家中撇得雙親在,妻兒長幼依托誰……”)
漢將韓信調派李左車詐降楚霸王項羽,誘項羽攻打沛縣。項羽因不聽世人奉勸,執意出兵。
這類內心的不捨與可惜,使得這段舞劍的戲劇內容非常龐大,既要表現出虞姬豐富的內心天下,又要揭示其淒婉嬌媚的純熟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