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三國_第439章 禰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袁氏起兵兩年,也冇看到你去罵袁紹、袁術一句。朕頒詔求賢之前,也冇見你到洛陽來勸諫一言半語。現在你跳出來了,真是英勇啊。”劉辯聳了聳肩:“我曉得你不怕死,你恨不得朕現在殺了你。好讓你千古留名。不過,你高估了本身。朕腰間這口刀,不斬無能之輩。”

劉協不解,不過還是聽取了諸葛亮的定見,堅起耳朵,睜大眼睛,看劉辯如何對付。

“陛下身為萬乘之尊,無至尊之重,一則親征龍淵,二則親征草原,三則親征巴蜀。此乃君臣不分,頭腳倒懸之過也……”

劉辯似笑非笑的看了蒯越一眼:“諸卿,你們也彆閒著。就在山下靜思作文,總不能讓遠道而來的客人獨擅其美吧。等我們看完風景,也好評個高低。”

劉辯讚美的看著禰衡,這廝嘴固然臭,卻還是真有脾氣。固然怕得兩腿發顫,卻仍然不肯認輸,比起那些隻能打嘴炮的偽君子,他固然狼狽,卻還算是個男人。

禰衡定了定神,大聲說道:“陛下,臣覺得……”

“禰卿,一起走來,有冇有感遭到四周的風景有何竄改?”對禰衡的憤怒,劉辯恍然不覺,指著遠處的山巒,又指指腳下的長江:“你現在看這山這水,是不是和剛纔看這山這水有所分歧?”

“阿琰,鋪紙,研墨,請禰卿作賦。”

凡是來講,對於這類狂生有兩種應對體例:一是禮敬有加。罵得越狠,越是尊敬,如答應以建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劈麵享福,背後得利。前提是要有如許的忍量,能夠被人劈麵斥責而不至於惱羞成怒。另一種則比較簡樸,乾脆一刀殺了,落得耳根潔淨,當然免不了落個惡名。那些士人到時候可不會說是狂生自取其咎,而是站在狂生一邊,為他鳴不平,指責君主冇有容人之量。

禰衡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一邊說道:“這裡的風景已經夠好了,不消再往上走了吧?”

劉辯眉梢微挑,嘴角帶笑:“這裡的地形可分歧適乘車啊,那該如何辦呢?”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乃至能夠說是取死之道。劉協豎起了耳朵,凝神聆聽劉辯的反應。

他向來不是怯戰的人。

“你連兩個女子都不如,還如何橫行天下?”劉辯眉毛一挑,看向亭亭玉立的蔡琰和董白。

禰衡冇有接。他曉得本身的處境。在如許的環境下,他能夠壓抑本身的驚駭與劉辯站在一起,但是他冇法節製本身的手不抖,就算拿起筆,他也寫不出像樣的字,寫不出對勁的文章。勉強寫出來,也隻會淪為笑柄,被山下的荊楚人嗤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