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驚醒,連連點頭。
陳群驚詫。他看看徐晃,再看看遠處那一百淵停嶽峙的一百騎,又閉上了嘴巴。
徐晃搖點頭:“多謝殿下關愛,臣不敢受。臣奉陛下聖旨,星夜趕來,不但是為了接辦轘轅關的防務,更是為體味廬江之圍,人多了,反而影響行動。”
天子讓他隨徐晃如許的傳奇出征,對他來講,的確是一個莫大的恩賜。
劉協如夢初醒,哦了一聲,趕緊拿起急件,考證了封泥以後,翻開細看。他看了一遍,緊皺的眉頭鬆開了,暴露如釋重負的神情,隨即又漸漸的蹙了起來,很有些不解。他看了一眼陳群,淡淡的說道:“陛下已經轉盧司空為涼州刺史,派橫野將軍徐晃代替轘轅關的防務。徐晃已經在路上,按日程算,再有五六日也應當到了。”
更讓劉協不安的是,馬超和五十名近衛郎的呈現也非常詭異。近衛郎是天子身邊的精銳,此中不乏悟命的妙手,用他們來庇護徐晃,彷彿不太公道,他們應當有其他的任務纔對。那麼,是甚麼任務呢?
徐晃微微一笑:“孟起不愧是飛廉命的少年豪傑,這幾天停頓神速,隻欠一次真正的戰役了。”
“嗯,我在轘轅關等你一天。”徐晃笑笑:“來得及麼?”
劉協的神采有些發白,卻不敢多問,內心的猜想畢竟隻是猜想,既然天子冇有明詔,他就是問徐晃,想來徐晃也不會給他答案。
除了徐晃以外,另有馬超和五十名近衛郎,他們是奉詔庇護徐晃安然的。
“殿下……”盧毓低聲提示道:“還是從速看一看吧。”
陸遜連連叩首,泣不成聲,哀告道:“陛下橫行漠北,如風捲殘雲,何故解廬江之圍卻遲遲不動?救兵如救火,一旦城破,廬江易手,二袁連橫,奈天下何?陶謙敗於彭城,徐州失守,士紳色沮,若廬江不保,揚州再被隔於大江以外,山東民氣可就真淪落,不成清算啦。”
劉協遊移了好久,神采陰晴不定。陳群見了,也有些束手無策。帝王心機,他還捉摸不透,這兄弟倆之間的乾係又有些詭異,他連劉協的設法都不太清楚,更何況是未曾會麵的劉辯了。
馬超應了一聲:“喏,然後到轘轅關與將軍彙合麼?”
兩天後,劉協在城西見到了徐晃和五十名親衛。
陸遜拜倒在地:“小民泣血懇請陛下出兵廬江,解廬江軍民於倒懸,斷袁氏逆臣之妄念。”
ps:謝書友驕柒萬點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