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三國_第232章 帝者,諦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看到劉範迷惑的神情,賈詡微微一笑,擺了擺手,站在他身後的郭武隨即傳出號令。過了半晌,鼓聲複興,恰是劉範剛纔聽到的鼓聲。劉範轉過身,看著身後的山穀,眼睛連眨都不眨一下。

“可這是道門的修行法門啊,莫非道門中人也有被黨錮連累,不得不逃入草原?”

“儒門推許賢人,而道門則反對賢人,乃至將賢人與悍賊相提並論。老子說:賢人不死,大道不止。但是,老子很推許帝。在老子的眼裡,帝就是道,‘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而聆聽的諦字,本字就是帝,換句話說,帝這個字本身就有聽的意義。”

劉辯點點頭,他之前就聽人說過這句話。老子如龍,孔子如鳳。老子是道門的初創人,孔子則是儒門的初創人。一龍一鳳,代表了兩種氣勢差異的文明思潮。

一臉倦色的槐頭舔了舔嘴唇,欲言又止。他睡得倒還能夠,隻是一大早就被叫起來,目前還處於半含混狀況。對於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來講,這時候起床實在太早了。

賈詡點點頭,抬起手,手指微曲。郭武會心,立即讓人用彩旗收回號令。鼓聲一息。山穀間靜了下來。隻剩下大水撞擊山岸的嘩嘩聲。又過了一會兒,大水超出這段山穀,衝向下流。

他這時才重視到,神像麵對北方。當淩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出去的時候,正照在神像的右手上。神像的右手捏成一個環,陽光穿過這個環,然後照在他的小腹上。

“附義王與王相辛苦了,朕甚是欣喜。”劉辯擺擺手:“你們先歸去歇息吧,朕如果有事,會讓你去傳你們。”

劉辯將闕居的眼神看在眼中,卻甚麼也冇說。

“《波盪壑》?”劉範反覆了一句,卻不明白賈詡在說甚麼。!.!

“你的意義是說神像真正的企圖,就是讓觀神的人凝神聆聽?”

劉辯遊移了半晌,撤銷了立即搞個水落石出的設法。天已經亮了,鮮卑人估計都在嚴峻的等他走入迷殿。如果他現在將神像大卸八塊,鮮卑人不免會有設法。征服者與被征服者之間本來就互有猜忌,觸及到精力天下更輕易激發牴觸。

“朕很好。”劉辯暖和的笑笑:“附義王和王相神采可不太好啊,是不是睡得不好?”

賈詡對劉範招招手,好整以暇的看著已經墮入絕境,全無還手才氣的益州軍,淡淡的說道:“剛纔這曲《波盪壑》如何?還能一聽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