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三國_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250票加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

“陛下,你這是……”皇甫嵩不解,覺得劉辯是為董卓討情,不過他看了劉辯一眼,就曉得事情遠比他設想的嚴峻。

董旻、牛輔相顧失容。

“臣俄然想起一件事。”蔡邕俄然說道:“鮮卑人手裡能夠有龍形圖譜。”

是讓董卓一小我去戰死疆場,還是讓董氏滿門陪著他一向死?

“十多年前,草原上俄然呈現了一個豪傑。名叫檀石槐。檀石槐幾近以一已之力同一了草原,其功勞讓人瞠目結舌。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恐怕已經攻入中原了。”蔡邕的眼神亮了起來,看起來有一種俄然頓悟的鎮靜:“臣偶爾傳聞,他的死狀,和陛下現在的景象有幾分類似。”

楊修迷惑的伸脫手,碰了一下劉辯的手,刹時全明白了。他立即問道:“陛下北伐鮮卑,洛陽如何辦?”

“當然,行軍作戰,如何能少了你這個軍謀。”

李儒說的重點不在董卓,董卓年過花甲,又犯下如此眾罪,不殺他,天子冇法向皇甫氏交代。但是,戰死疆場,他是為國儘忠,天子能夠放過其彆人。抗詔,他就是逆臣,到時候不但他要死,與他有乾係的人都要死,董旻、牛輔也在此中。

劉辯漸漸的撚動手指:“這麼說來。朕必必要往草原上走一遭了。”

牛輔坐在董卓左邊,李儒坐在他動手。兩人低著頭,寒著臉,沉默不語。

楊苗條歎一聲:“看來隻好如此了。”

張遼笑笑:“董公老當益壯,為國儘忠,可佩可敬。”

“哦?”董卓拖長了聲音,眼神有些不善。

“奉詔出征,能夠持續把握兵權,得天子信賴,堵悠悠眾口。若力戰有功,太尉能夠將功折罪,萬一戰死,太尉亦是為國捐軀,有身後哀榮,董氏聖眷不減。抗詔出征,則為逆臣,兵權不保,士眾不附。陛下揮師入關中,太尉為罪人,身首異處,董氏三族皆受連累,步皇甫後塵。”

“說吧。”

這個挑選並不難。

山東未平,正應當趁著嵩高山大捷的機遇一舉擊敗袁紹。先除元首,然後再各個擊破。現在不進犯山東,反而去北伐,即是白白給袁紹一個同一的機遇。等山東同一到袁紹部下,朝廷另有甚麼氣力和他對抗,莫非陛下一小我大殺四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