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道歎了口氣。二房說道:“老爺,我們憑甚麼把宅子這麼輕鬆讓給那些賣糧販子?如果那些糧商要打官司,也要耗他幾個月,說不定當時候糧價又起來了。”
七月和八月兩個月,楊鵬已經提早雇好了征收商稅的稅務職員。不過稅務職員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征稅,而是深切基層村莊和都會街道給統統百姓都做了身份登記,同一製形成冊。彆的楊鵬還雇傭本地的木工給農夫們每戶的戶主都做了腰牌,和登記的賬冊相對應。
八月十一日,青州府中,沈從道坐在沈宅二堂的太師椅上,臉上陰晴不定。他的老婆和兩個小妾坐在中間的椅子上,哭得稀裡嘩啦的。
紅薯算不上是好的糧食,吃多了紅薯不但會讓人腹脹,不斷打嗝,還會刺激胃液分泌導致酸水倒灌食道。不過對於山東的百姓來講,經曆了一年的大旱,此時免費發放的紅薯就是拯救的寶貝。管他吃了舒暢不舒暢,起碼能不餓死是不是?
沈從道哭喪著臉說道:“此次青州府士紳不曉得押了多少錢在囤糧裡,哪家都冇有多餘的銀錢了。這類時候,你讓我去那裡借?”
二房聽到這話,兩行眼淚就流了下來,坐在椅子上再說不出一句話。沈家人正在那邊抽泣,卻聽到內裡傳來一陣腳步聲。阿誰“南邊來的”賣糧給沈從道的“糧商”帶著十個虎賁師兵士走進了沈家院子,大聲喝道:“沈從道,你還不交房?想吃大理寺法庭的板子嗎?”
七月二十五日,姑蘇城城西的張府中,張家的仆人們低頭服侍在一邊,大氣不敢出,恐怕惹到了怒廚子上的老爺。六十多歲的張克禮坐在正房中,看著五天前的《大理寺公告》,神采烏青,衰老的麵孔彷彿變成了一塊鐵板。
但是在這類時候兜售糧食,哪個會接盤?市場上隻要拋盤冇有買盤,山東的糧價一天比一天低。沈從道的宅子抵押刻日前天就到期了,那些賣米給沈從道的南邊糧商說了,明天再不還上賒購糧食的二千兩銀子,就要把沈家人從宅子裡趕出去。但是沈從道在自家糧店裡低價出售的大米,卻底子冇人買。山東的百姓客歲冇有收成,手上都非常寬裕。有燕王的粥棚保底,市民們都不肯意把最後一點濟急銀子拿去買米。
那氣勢,嚇得領紅薯的百姓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出,上來領紅薯時候畢恭畢敬的。楊彤的丫環菊兒穿戴綢緞衣服站在一邊,對每個上來領紅薯的百姓說道:“拿好了!這但是燕王王妃給你發的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