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重生以來所遇最傷害的仇敵,慧岸天然顧不上為對方解疑答惑,他緩緩舉起手中的禪杖,擺出自創另一門絕學“慈悲杖法”的起手式“苦海無涯”。
在比武以後的前一百招,慧岸尚可仰仗精美的招式、豐富的經曆乃至退化變異又以“金鐘罩”淬鍊的這具刁悍身軀保持平局局麵。但百招一過,便垂垂地落入下風。手中禪杖的運使在敵手以遠勝本身的修為禦使的短劍下開端閃現滯澀之象。
“好一掌‘一拍兩散’!你也來接我一掌!”董仲達收回一聲長笑,提左腳向前跨出一步,好像縮地成寸般超越十多米的間隔呈現在慧岸的麵前,舉右手一掌當胸印來,掌式浩大沉凝,如地之厚,如山之重。
慧岸手中禪杖驀地發作,連環十餘杖狂攻將敵手迫退數步,隨即卻將禪杖拋掉,反手拔出了腰間佩帶的玄月刀。
董仲達的短劍已經不在手中,而是深深貫入慧岸的左胸直冇至柄。
隻要慧岸的禪杖稍露馬腳,董仲達的短劍便立時趁機而入。現在慧岸的身材固然淬鍊的堅逾金剛,但董仲達這柄灌注“浩然正氣”、本身又不凡品的短劍也是無堅不摧,硬生生破開慧岸金鐘罩的防備,在他的身材上割出一道道傷口。
那層氣勁在阻住雙矛以後,驀地又生出無窮反彈力量,將謝雲麓連人帶矛震得向後飛了出去。
董仲達仍未回身,隻用右手食指與中指併攏向後虛點一指,指尖射出一道清靈溫和,似清風拂麵、白雲舒捲的指力,恰是他當年賴以成名武林的“天心指”絕學。
“好短長的拳勁!”董仲達讚歎道,“據我所知,少林七十二絕技並冇有這門工夫,卻不知喚何為麼花樣?”
兩人動用兵器再次比武時,董仲達的“大周天劍法”演變周天運轉之秘,三百六十五式劍法循環來去,無始無終,竄改永無之境;而慧岸的“慈悲杖法”則埋冇包含萬象之功,攻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守如天孫織錦天衣無縫。一劍一杖對上以後,都極儘竄改之能,周遭二十米的空間內儘被劍氣杖影充塞。
“你竟是……”董仲達的臉上儘是不敢置信的驚詫神采,卻隻來得及吐出這幾個字,一顆頭顱便從頸項上滾落下來。
慧岸禪杖驀地彈起,杖段的月刃吐出重堆疊疊的勁氣,堪堪抵消了敵手收回的劍芒。
“今夕一為彆,煙波萬裡橫。明晨向那邊?朝陽千仞峰。”慧岸忽地漫聲吟出一首詩來,此詩倒是宿世董仲達送彆他是所作,“貧僧慧岸,送彆仲達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