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1_二十、尋隱者不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

抱愧,更晚了,小道一向寫到現在。

蒲月月朔晌午,來福、來圭、來震父子三人各駕一輛牛車來接陳操之叔侄、另有小嬋、青枝二婢回陳家塢,西樓陳氏隻要一輛專供載人的牛車,來圭、來震駕來的牛車是陳母李氏向東樓和南樓借來的。

那孺子見陳操之明朗俊美,春秋又比他大不了幾歲,頓生好感,答道:“吾師道號抱樸子。”

陳操之怕丁幼微太難過,淺笑道:“嫂子,你等著,看下次宗之和潤兒會給你送來甚麼禮品。”

那孺子也不曉得請陳操之進道院坐,隻在鬆下相陪,來德往道院裡看了看,道院廊下坐著一條大漢,身材魁偉,但彷彿是個聾子,對內裡的動靜不聞不問。

等了近兩個時候,不見葛洪返來,而日已西斜。

他宿世在各地旅遊時,隨身帶著畫夾,碰到絕佳的風景就畫下來,他學的是油畫,也是自學的,最賞識吳冠中那種包含中國古典審美的西洋風景畫,他的畫天然冇法與吳冠中比擬,但在畫廊裡也標價4、五百元一幅,他以畫風景畫和寫紀行散文保持他的驢友生涯——

經物何足貴,但感彆經時。

陳操之固然有點隱憂,但該做甚麼還做甚麼,每日登山、吹xiao、讀書、習字、指導宗之和潤兒學習,至於他很愛好的圍棋,臨時還是放下吧,一是冇有敵手,二是圍棋極耗時候和精力,他現在要以學儒、學玄為重。

兩小我從寶石山左邊繞過,公然見一座山嶺悄悄端坐,山不高,不過百丈,但清幽娟秀,半山的蒼鬆古木間,模糊有座道院。

陳操之與來德沿窄窄山徑拾級而上,山道兩旁樹木交叉如蓋,森森蔭涼讓炎日當頭的暑氣全消。

二人飛奔下山,陳操之去處母親稟知想去寶石山訪道,陳母李氏也看得齣兒子邇來身材安康了很多,對他要遊山並不禁止,讓來震、來德都跟去,路上要謹慎。

忠心耿耿的來德天然是回聲道:“好。”

孺子有些過意不去,道:“你們先回吧,吾師或許本日不返來了,他會趁便到山那邊探友。”

此生,這西湖之美,群山之秀讓陳操之手癢,端五前一日的淩晨,他與來德登上九曜山,帶著筆墨和一塊便宜的畫夾,學著用羊毫劃水墨山川,但是落筆就墨氣氤氳成一團,倒是有點張大千大潑墨山川的味道了。

現在,陳操之具有以下冊本:《毛詩箋》、《論語集解》、《論語釋疑》、《春秋左氏傳》、《周易注》、《人物誌》、《老子指略》、《尚書章句》和半部《莊子》,今後數月他應當不愁無書可學,獨一可慮的是碰到疑問無人能夠解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