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揚西北麵的龍遊城中臨時歸陳族的治轄,徐汝愚在龍遊與雍揚之間設立廣陵縣。
江水在延陵入海,江麵廣寬,寬達十餘裡。
延陵、青埔、靜海、海陵四縣設立一個防備區,也將是今後的延陵府。
商南鎮是一個冇有城牆的集鎮,聯絡晉陽郡穀城府、永寧郡南陽府、汾陽郡豫南府,是三郡通達之地,晉陽郡的廣漢渠與丹江在商南鎮交彙,是永寧南陽盆地的西北入口,向北通過伏牛山隘口便是汾郡的豫南府境。舊朝元族四百年前築隆中城舍此處而取商南東南五十餘裡的一處穀地,實為失策。四百年前,南陽為元族領邑的要地,築城更多考慮風水,對經濟、軍事用處的考慮有所完善。符家在永寧郡南陽府崛起以後,曾考慮要在商南築城,但是迫於晉陽霍家與汾郡荀家的壓力,隻得作罷。商南冇有高牆深門,但三橫三縱六條長達六裡通直長街,使之看上去具有故楚第一重鎮的氣勢。
延陵邑東側不遠處有兩處大的沙洲,一名東布洲,一名壺豆洲,均是四周達百裡的大沙洲,成陸已稀有百年之久,原為舊朝流人之所。兩處沙洲均是江水沖積而成,地盤肥饒,東海的世家垂垂遷民沙洲之上,開開荒地設置鹽場。新朝普濟海匪鼓起,兩處沙洲上的住民大多被普濟海匪擄去,兩處沙洲才荒廢下來。
武陵邑向東為漳台邑,漳台濱海,普濟海匪不時侵襲那邊,那邊十戶九空、民生凋敝,比初期的清江府好不了多少。
壺豆洲與延陵邑之間的洋麪隻要二十裡之遙,中間五座基部相連的島嶼抬出水麵近三十餘丈,在平疇千裡的東海郡顯得秀立矗立。
在東海郡西北部宛陵府境內,有大湖名曰澤湖,周長約八百餘裡,淮水貫之使通大海。宛陵府五邑一軍鎮,都位於澤湖、淮水水域之間。澤湖西北為澤當邑,西南為新豐邑,東南為齊川邑,東側為宛陵府治所地點地宛陵邑,宛陵沿淮水向東為羽咋軍鎮,再東遠洋處為平邑,亦稱平城。平邑產美酒,其名“平城秋露”,姓烈,居天下之首。又,澤湖產蟹,肥美絕天下,此中又以肚色奶黃,背青爪鈍為極品,有言“酒美蟹肥人團聚”,便是指平城秋露與澤湖蟹。
徐行當年為東海拒普濟匪事,曾在五座峰島上建立軍事據點,故而名之軍山。
徐即將普濟海匪趕出東海,但是兩處沙洲獨懸於陸地以外,世家也偶然冒險運營,也任其荒廢。
徐汝愚在雍揚停止府縣改製的初期,就是以東布洲為主體設立海陵縣,在壺豆洲上設立靜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