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十一章 君愛佳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呼蘭雄師壓境,田野布衣紛繁擁入城裡避禍。津門鄰遠洋邊,又是平野上的孤城,逃往津門的流民尚且未幾。雖是如此,津門城裡的人丁還是激增了三倍不足,達到前所未有的十五萬之巨。如果一時候將這麼多災黎都遷往烏湖島,烏湖島囤積的物質會在極短的時候內鬨儘;隻得將此中的大部分先撤到津門四周海疆裡的海島上,隻待烏湖島緩過氣,再考慮將他們向江寧或是向青州遷徙。前曰前去烏湖島的船隊已是第三次撤離了,現在津門除了需求的防備力量,多是前曰從範陽撤出來的人,八曰以後,他們將乘海船直接遷往江寧。

奉節扼守江關,為成渝東側流派,彆名江關城;從東麵入川,不下奉節,便無能夠;一下奉節,便太長峽之險,而奪成渝之東麵流派,故《均勢策》稱奉節為“西南四道之咽喉,吳楚萬裡之襟帶”。川東地區雖以奉節為流派,其情勢之重卻歸於渝州。長峽高低,兩岸皆崇山峻嶺,江水水道在這一帶如同一個頎長的瓶頸,東出夷陵,西出渝州,陣勢才稍稍平坦,渝州便處在這個頎長瓶頸的西端。奉節與渝州之間,江水兩岸山係大抵與江程度行而走,如此一來,揮軍進入成渝,要想繞過渝州是極困難的。渝州一帶眾水堆積,北麵有涪江、嘉陵江、渠江彙入江水,南麵綦江、赤水河彙入江水。隻要節製住渝州,進而節製成渝全境則輕易很多。

江關城雖小,但是來往江水之間的商戶都得行經此處,江關城裡摩肩接踵、人隱士海,比下流的荊州城裡還要顯得繁華隆盛。南平與荊襄戰事再緊,也冇有禁了兩地的商貿,其間天然混有兩家的細作,南平在江水與漢水之間與霍家大動兵戈,不能不引發渝州巫家的重視,南平欲對成渝用兵,雄師必將通過江關城,渝州巫家東南總哨便設在江關城裡。

元拱辰領著江關大小官員在江塢石岸上列隊驅逐領軍大將元遜。

;

元遜看了一眼這位堂兄,眼瞼裡斂起笑意,回身讓諸將及保護先去中堂相候。

方肅說道:“騎營保護船隊過青州足矣,過東海恐生變,我隨船隊走。”

元遜與元拱辰同列一宗,諸堂兄弟中,元拱辰列第二,元遜列第七,兩人邊幅、姓情卻相去甚遠。

徐汝愚點了點頭,說道:“既利用漕船與木筏混製橫排,一次能載的人也少,我將水營俱留在烏湖與津門之間,呼蘭水營若敢出海,迎頭痛擊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