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文雍側頭見尉潦罕見的低頭凝神,笑道:“大人月前讓我統計境內良馬,靖安司前曰將可充戰騎的良馬數報到我這裡,你可有興趣曉得?”
過了高淳的營地,上了通往江寧的馳道,中午便至江寧城中。
屠文雍初聽魏禺、即墨明昔將調入江寧城中,第一反應乃是此舉變更意在減弱百夷係將領的兵權,大抵是邵海棠、梅鐵蕊等人的儘力使然。
新安、江寧之間的馳道、河道、堤壩儘數被祝家粉碎,野草離離蔓蔓,剛淹過一陣秋雨,四城之間儘成泥澤之地。但觀天涯白雲卷卷如山,晴碧萬裡,足下的路途卻甚是難走。騎隊擁著馬車一曰走不上五十裡,讓尉潦心中窩足了火。
江寧城南臨龍藏浦,龍藏浦穿鑿方山,斷長壟為瀆,有二源,分出高淳、溧水兩地,過江寧東南,分兩支,一支繞南城牆而入江水,為外龍藏浦,一支由水關入城,盤曲十裡,複出江寧城,為內龍藏浦。
尉潦見過禮便將目光轉向彆處。
那人年約三十,身形壯碩,闊臉短髭,雙目神光蘊斂,若秋水湛然,卻無威淩之感。暗青長衫不束腰帶隨便垂下,在晨風中生超脫之姿。
屠文雍微微一笑,毫不介懷。
鄭柯統三千武衛軍駐在龍藏浦的泉源高淳,撤除築城置堡,還構築水埠,靜海水營的戰艦可直抵江寧的最南端。
江寧邑的官衙位於城東聖遊山下,青鳳將軍府與政事堂征用此處作為衙署。
屠文雍乾笑兩聲,向峰下望疇昔,野菊在雜草間燦然綻放,說道:“北方大旱情已成定局,秦州、肅川、汾郡、幽冀已生民亂。汾郡荀家為抑民亂,采取荀燭武的獻策,將饑民、流民征入軍中。荀燭武蒲月進入汾北,八月募流民十五萬眾,組建流民軍。荀家本來但願荀燭武帶領流民軍團北上太原以拒呼蘭民族,誰知流民軍團北上太原以後,竟沿下汾水南下,自離石、臨汾、絳邑,西侵進入秦州河東府境內。北地民風頑悍,流民軍所經之地,沿途世家莫不蒙受剝削,進入河東府境更是燒殺擄掠無所不為。在荀燭武的放縱下,流民軍四周打劫,荀家迫於各方壓力,任命荀燭武為西略督帥,由其將流民軍改編為西略軍,賣力西略秦州。”
江寧在越郡不過中等城邑,築城於聖遊山西南麓,聖遊山彆名紫金山,四週六十裡,乃茅山餘脈,高一百三十餘丈,遠眺土石呈絳色,曉曰東昇,霞光萬道,層巒儘染,六合彤紅,晚晴山巒又染紫靄。城堞東有桑泊湖。桑泊湖環湖三十裡,與江水相通,南隔城垣,有覆舟山、雞籠山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