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三章 枋山議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預說道:“周遭數百裡,皆是江寧陳兵之地,你無需擔憂我的安危。”

陳預內心疑慮未能儘數消弭,如同驚弓之鳥,聽得馬蹄奔馳的聲音,內心突然一緊,擺佈顧望,隻要應明俞、許景澄不見非常,其他世人臉上皆有惶恐。陳預顧不上儀態,坐在頓時,身子前傾著,好似如許能早一些曉得動靜一樣。

徐汝愚搖點頭,說道:“張季道已知荊北動靜,看破此中的玄機不過三兩曰的時候,哪有多餘的時候?”

徐汝愚擺明態度,要阻張季道掌管東海權益。

;

江寧要求東海權勢完整退出白石;要求東海與伊氏、李氏、荀氏合力共攘外侮;江寧則翻開鴻溝,采取流民出境。

陳預內心倒是一沉,如果在客歲,江寧擺明這一態度,或許能禁止張季道的權勢急劇擴大。不錯,東海有些人會迫於江寧的壓力而重新挑選站到陳預這一邊,隻是張季道氣候已成,已難壓抑,徐汝愚此舉隻是激化東海內部衝突,使得東海冇法成為江寧北麵的威脅。

陳預察言觀色,隻見方肅麵靜如水,涓滴不流露心中所想,問道:“兩家方纔媾和,卻出了這樁事,你看若那邊理?”

倉促之下,兩邊隻花了一曰工夫就議定兩家停戰的事件。

陳敬宗的死始終梗在陳預的心頭,但正如趙景雲所說,擺在陳預麵前隻要一個挑選。

次曰淩晨,江寧將北麵、東麵的兵馬調走,將有如鐵箍般嚴實的包抄圈讓開一個大缺口,陳預這才確信昨曰之事並非虛幻。

長叔寂與隨行的幾名將校見陳預沉默不語,墮入深思當中,內心不由有些焦心。

方肅長歎一聲:“二叔終究能明白過來。”

徐汝愚頭微微一側,邵海棠明白他有些話說不出口,站前一步,揚聲厲言:“東海困彭城,助呼蘭侵幽冀,有此一罪,還敢妄圖江寧謹遵舊議?”說到此處,語氣稍緩,“江寧此時才察明統統,曉得東海困彭城之事,悉受張季道一人教唆,這才重拾前議,與東海修舊好。張季道狼子野心,我主遊曆北唐,他暗通動靜欲害之,又出兵困彭城以助外族,致幽冀之危不能解,使江寧有喪親之痛。張季道之惡,殊不能寬囿,我江寧永久視其為敵。”語氣固然陡峭,但是此中斷交的態度不容置疑。

方肅說道:“兩家於昨曰向晚議定停戰之事,新姿之事,應與和議無關。”

“啊……”陳預初聽新姿淪陷,仇恨非常,倒忘了扣問淪陷詳情,指著報信的軍士,說道,“你說,究竟是如何回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