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六章 天下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徐汝愚知貳心受矇蔽,為本身辯言,卻無從辯駁。父親常說,如不能壓服本身,又怎能說是矇蔽。索姓杜口不言,麵色更加慘白。

永寧郡以西,荊郡西北,與荊郡隔江而望,是為晉陽郡。青州郡以北,是為幽冀郡,幽冀郡東望大海,長河貫穿其境。幽冀往西,永寧以北,是為汾郡。津水、長河道經其地在濟寧交彙。汾郡以西,晉陽以北,是為秦州郡,新朝立都於西京。西京、濟寧、江津、蓉城合稱四都。秦州郡以西,成渝郡路過棧道向北,乃是肅川郡。

徐汝愚油然心生高傲,吳儲雖不屑於父親隱而不仕的氣勢,言語之間卻絲豪不掩敬佩之意。新朝三十五年,本身尚在繈褓當中,東海三大世家本身運營鹽務,經大江、淮水、津水等水道,發賣到西北諸郡。但是,諸雄不欲東海藉助販鹽之利權勢坐大,放縱境內盜匪擾襲運鹽船。東海三族每次運鹽,保護森嚴,所費甚大,鹽事之利,經此扣頭耗損,所得無幾。當時,悍賊公良朋琴在普濟鏈島崛起,欲在陸上尋覓落腳據點,分兵襲東海、越郡兩地。公良朋琴是舊朝殘存世家家主,不肯名義上歸附新朝,因而占有海島做起了海匪,大肆破襲兩郡經濟,肆意殛斃。這本來是大陸上每天上演的世家爭霸之事,父親本意不予理睬。但是寄父與父親從小交遊,並與其他二世家商定,“匪平,自安於東海,護持一方,不爭霸天下”。父親因而再度出山,獻上《東海鹽事策》,保舉東林會主持東海郡鹽務,東海郡世家隻是從中抽取十二鹽稅。修戰艦於雍揚,扼住大江入海口,又在淮水入海口平城,加修海港,造樓艦,高築城壘,屯精兵於內,拒海匪,護海道。至此時,因東海匪患而絕五十餘年的雍揚海航複通。百濟良馬精鐵經雍揚海航重新呈現在中原大地上,東海郡節製商道樞路,商貿繁華,所得的商稅數倍於鹽事,氣力大增。公良朋琴見東海不成謀,損兵折將以後,與東海三族修好,儘力求越郡。今後,以大江入海口為界,往北匪事乃絕,雍揚因為互市之利垂垂有了天下第一大邑的氣勢。

吳儲聽罷,麵色一沉,冷哼一聲,說了一句“與你那死鬼一樣”便回身望向河心。

另有百濟、勃海、呼蘭、漠北、西陲諸地,世稱天域,或稱絕域五地,外族羌胡居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