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六章 青楓道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從西岩鎮驛所最新的邸報得知,祝同山決然抽調各城主力,集兵四萬,迂迴攻擊鳳陵大營,兩邊傷亡慘痛,現在兩邊雄師在曆陽西南境隔著濟遠渠對峙。越郡會戰之初,祝同山、祝昆達、祝白衍猖獗裁軍,祝同山所領的曆陽軍總數已超越八萬,但是新擴之軍,戰力有限得很,冇法與精銳之師相提並論,佈陣而戰,未經練習的新丁常常是潰敗的初點。從邸報上的記錄來看,祝同山集結在濟遠渠北岸虎帳的兵力倒是曆陽軍的精銳地點,而駐防當塗、曆陽各城的軍士大大多為新征之丁。

驛站與驛所成了縣邑以外,東陽、永嘉境內最早的集居點。

諸女衛橫眉倒豎,那名少名從腰間解下佩劍,提在手裡,說道:“縣丞巡公之時,流連記寨,還怕尋不了他的罪名,蜜斯,我去將他提過來。”

鄉丞從驛所裡喚出幾小我,一齊向河邊記寨走去,走進樓中,過了半晌,樓上綠紗風燈未摘,鄉丞與幾名驛卒便走了出來,低頭沮喪,向這邊走來。一名青年男人擺佈擁摟著盛飾豔抹的記女走出樓,倚著二樓的危欄,向這邊望來。

水如影按下心中不快,連夜驅車分開西岩,拂曉時分趕至翠獅城外渡口。翠獅坐落武陵山區的深處,固然在兩年之前正式設縣,但是百夷一族在此運營百年,翠獅是百夷最大的一處據點,山城據險要山勢而建,已稀有十年的時候,山城石基上生著厚厚的綠苔。不過如此險要山城卻重未闡揚過應有感化。疇昔百夷與世家相爭,世家也無才氣攻入武陵山中,百夷的氣力也不敷讓百夷在武陵山外占有一個據點生根,倒是比及徐汝愚崛起清江,才使得這一情狀有所竄改,翠獅成了江寧治轄的一個縣邑。

當初秦鐘樹、馮哥兒、蕭遠三人隨寇子蟾南歸江寧,蕭遠偶然宦途,隨在寇子蟾身邊,但是常言宰相門前七品官,蕭遠為寇子蟾打理宅中事件,在江寧遠比武陵山裡的一個小小縣丞要吃香很多。寇子蟾精研武道,但是在南歸程中,一身修為讓天師褚師端廢掉,年逾五旬,筋骨已僵,冇法重新修武,徐汝愚為他遴選了十數名妙手貼身保護他的全麵。馮哥兒成心參軍,便做了寇子蟾的近衛長,不過技藝卻遠不如部下精衛淩厲。寇子蟾無兒無女,喜馮哥兒忠誠,將他收為螟蛉義子,將一身武道都傳授給他。馮哥兒武道未成,寇子蟾不會真正放他去軍中的。但是馮哥兒以弱冠之齡修上乘武道,也不知要過多少年,技藝才氣入得上原是武學大師的寇子蟾的眼。寇子蟾比來又為他說了門婚事,生一子持續他老馮家的香火,再生一子改姓寇,倒是要擔當寇氏的門庭。又要娶妻生子,又要修成上乘武道,估計這輩子冇希冀進入軍伍之列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