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二章 三分祝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名精衛舉劍刺來,來人雙指倏的夾住,如生鐵鑄,不能轉動。精衛持劍手臂忽粗忽細,腕脈青紅交變,祝連枝見來人能在對方體內交變陰陽之力,這份修為已是丹息術的極致,精衛忠心護主,卻不能再對峙一瞬。即將經脈俱裂之際,卻聽來人說道:“念你有此心,饒你一條姓命。”屈指一粘一帶,那名精衛身不由己的給來人甩到身後。

易行之昂首望著父親薄弱削瘦的背影,一時感慨萬千。吳儲刺殺張東,使得張氏永寧政權崩潰,易封塵順勢結合江津各家占有江津自主,易氏成為江津第一世家,繁華十年,不過一瞬,固然易氏仍然是江津第一世家,但是天下情勢倒是翻天覆地竄改讓人不識。易氏再也冇法安閒不迫的獨尊江津了。

徐汝愚負手長立,彷彿不將身後逼過來的數人放在眼中,說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兵事之簡義,莫不是要我今曰在此教你。”語間透著安閒不迫的自傲,沛然氣勢透過,予精衛再進前一步便發雷霆一擊的感受。

征調南閩軍隊北上插手越郡會戰的征調早在八曰之前收回,尚冇獲得南閩方麵的迴應,不過越郡之戰,江寧起碼能投入十七萬的兵力,比三祝兵力總和高出近倍,即便考慮到餘杭、江津等地權勢的反應,江寧在兵力上也綽綽不足。

梁河西畔,八千五校軍起營待發,看來要放棄東岸的局勢。隻要西畔之敵分開梁河,東畔的殘敵便會喪失抵當的意誌。

曹散在吳州受辱,江寧與祝氏之間天然冇有轉圜的餘地。

徐汝愚指著山下,說道:“你身為祝族之主,何曾儘過宗主之責,今曰因你之死,祝族宗族後輩血流成河,屍積累山,你能放心死去?”

西畔五校軍將勇俱看到惠山之巔的那幕,讀力敵軍當中,而來往自如,敵皆不能擋,見徐汝愚踏波而來,一齊振聲高呼。

江寧軍布在江水北岸,有整編青衛軍三萬眾、整編中壘軍三萬眾、五校軍甯越山部一萬五千,共七萬兵力,首要屯駐在白石鎮寧北麵的翠屏山北麓、廣陵、海陵三地。惠山之戰過後,江水北岸的兵力向南收縮,廣陵駐軍降至一半,隻要兩萬中壘軍,放棄小揚河沿岸的壁壘,退入廣陵城以及四周的寨壘當中。海陵駐軍降至五千,翠屏山駐軍降至一萬。而張續帶領兩萬青衛軍、彌昧生帶領一萬江寧水營軍駐在鎮寧,窺視曆陽;梅立亭帶領一萬五千中壘軍、季子衡帶領一萬雍揚水營軍駐在雍揚,與吳州隔江相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