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八章 一觸即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進入年底,中州大地上,烽火四起,彷彿冇有一到處所能夠享用半晌的安寧。

秦子卿又說道:“我跪天跪地,跪塋中先祖,卻不耐向活人膜拜,臨湘需受得了我這點。”

趙景雲說道:“張季道思疑江寧在虛張陣容,揮兵往東,恰是看到那處的空地,隻怕張季道會從那邊搶先策動守勢。”

秦子卿卻知許伯當對容雁門放棄東線的決策存有滿腹定見。想當年容雁門如果先東征,許伯當與公良朋琴也無需帶領殘軍避到南平來。

徐汝愚歎了一口氣,說道:“張季道確有過人之處,讓他入彀又怎會是輕易的事?東海十餘萬精銳都沿邊疆線展開,在翠屏山北部,曾益行統領三萬精銳與張續部對峙,在此處陳預親統六萬精銳與我對峙,在廣陵的北麵,龍遊城中,萬嶸統領兩萬精銳與梅立亭部對峙,而張季道親身帶領五萬精銳往東尋覓空地,騎營行跡不決,如果張季道欲以攻為守,那騎營多數會讓他調去東麵。如此看來東海卻冇有在縱深處留下預備兵力。張季道、陳預也是做出一付冒死的姿式,欲讓江寧知難而退。”

如果不能吸引張季道將兵力調到西麵,海陵、鎮海等地則冇法包管萬無一失。

徐汝愚策馬立鄙人阿溪北岸的河堤之上,雙手反剪,眼望著北岸無邊無垠的地盤。

江寧將越郡全境歸入治轄,徐汝愚統領降軍北渡江水之時,秦子卿在臨湘出任建延殿典簽一職,為元矗運營劫奪荊北之事。

如此經曆確切讓人不屑。

彆人或許不知,但趙景雲內心清楚身後的虎帳駐紮的確確實在是吳州降軍。攻陷蘭陵以後,樊族歸降軍隊的體例臨時穩定,由樊文龍代為統帥。徐汝愚從演武堂急調兩千餘人填入吳州降軍當中,對其停止大略的整編,尚不敷一個月的時候,駐在臨江的四萬降軍就調往下阿溪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