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誌_第八章 嶺道荊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宜觀遠說道:“舊朝嶺道固然富強,但是內廷視苗夷為異蕃,儲存猶難。今曰皆為中州之民,共享天下之養,重開嶺道,使南北貨色相通,三苗居其功,當共享其利。”

越裴雪、劉觀武堂率南寧、三苗歸江寧之時,世民氣裡惴惴不安,待江寧令製下來,得知南寧行轅與大餘府委任的官佐將領都出自南寧與三苗,江寧冇有急於將觸手伸到南寧去,世人懸著的心才安寧下來。

越世衡說道:“往者不成諫,來者猶可追。南寧絕道於中州以外久矣,重開庾城嶺道,使南寧複歸中州,當屬百年盛事,世衡能逢其事,幸甚。”

從江寧解纜,溯清江而上,進入大餘,過庾城嶺道,進入溱水,行經安遠、韶州、湞陽、青岐諸邑,可入樂安,全程不過兩千餘裡。此中有一半路程順水而下,行速可比奔馬。從江寧至樂安,一起上輕舟快馬,走完整程不需十曰。

武陵山、懷玉山、庾城嶺、騎田嶺四座龐大的山係從東南西北四方會於大餘。大餘雖是四山所會,但是地貌卻不獨屬於一山,乃至山陵相疊,澗壑相接,地表支離破裂,千萬年來,風雨蝕之,使得陵崩穀填,固然無不偶峰兀立,但是山與山之間,卻多是狹長的石土相填的壩子,也有四山流水會聚的山陵相圍的大湖。

兩百餘年來,世人差未幾要忘懷這條曾經商埠店鋪相接、行旅車馬不斷的首要陸路通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