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類事情對於一個國王來講彷彿冇有甚麼乾係,我對他搖搖手說:“冇有乾係,這類事情是因為小我品格形成的,並且那人已承遭到了獎懲,國王您不必過分介懷。”
卻見巴癸親身將那三本木帖從托盤中取出,遞於我手中說:“三位神使訪問人間,體察民情,此乃不世之功。
但是即便是神,若在人間行走冇有身份,不管到哪國都會是很費事的事,以是本王笨拙,略想替神使大人分憂解難,才讓人趕製這三本通關牒,送與神使以求便利。
這個國王的設法真好似雪中送炭,我一下就對這個巴王感受更靠近了。當然對於國王的忠告,我是絕對會服從的。開打趣的說,去流黃國那不就是送命嘛!
說著令人捧來一個托盤,上麵整齊的摞有三本金漆的木帖,木帖上彷彿有綠彩描的筆墨,隻是我不熟諳,不曉得那是何物。
這倒不是我故作奧秘這麼說,而是由我切身的經曆由衷的體味到的,能利用那麼詭異神通的人本身能不古怪嗎?
“神使大人若不是任務在身不容久待的話,我真的不想讓神使大人走,不過既然是娘娘諭旨,凡人不成強求,隻能順天報命。不過也請讓本王略儘微薄之力。”
“流黃國的人暴虐凶悍,好鬥嗜殺,他們的國度在四百年前還是辛氏與豐氏兩個國度,隻是他們相互相互仇視,相互廝殺,終究辛氏滅掉了豐氏,兼併了他們的國土,從而構成了現在的流黃國。
巫蠱之術啊,我心頭驀地一震,心說這術法聽得如此熟諳,不就是常常呈現在各種武俠小說中的苗疆之術嗎?那是一種操縱謾罵、毒蟲致人死命的可駭術法,光是聽字眼便會令人毛骨悚然。
不過我還是有些題目想問,便問道:“那流黃國到底是如何的一個國度,從他們人的身上我總能感到一種非常古怪的感受。”
這些食品都是我見所未見的,以是也不知何名,總之是看著很都雅,聞得很香,屬於那種一見就有食慾的菜肴。我眼看著這些菜自是心花怒放,但吃起來倒是膽戰心驚,深怕一時吃相不好會失了身份。
經巴王如此一說,我對流黃國有了大抵的熟諳,不過憑此還是感覺這個國度還是愈遠愈好。
巴王將這一番話講的是慷慨激昂,他見我並冇有太多的表示,也就不再提這件事,而是將話題轉向到蘇翠山要塞。
安曉怡在分開前略帶著愁悶的眼神諦視了我一眼,我衝她點下頭,讓她放心。一會兒殿裡的群臣也都下去了,殿中隻剩下我與國王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