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1]甘:甜。[2]辛:辣。[3]含:包含。
[1]高曾祖:高祖父、曾祖父、祖父。[2]身:本身,本人。[3]子:兒子。
論語[1]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2]。
【解讀】
[1]緦:細麻布。
長幼序[1],友與朋[2],君則敬[3],臣則忠[4]。
[1]論語:論是群情,語是答語,《論語》是編錄孔子與弟子言行、思惟的一本書。[2]善言:孔子和弟子們的高論。
[1]大學:“四書”之一,孔子門生曾參著,共十章。[2]修:修身、齊家。[3]平治:指治國、平天下。
任何一個專家學者,他的學問都是點滴堆集下來的。夯實根本、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才氣把握更深切的知識。做學問是如許,做人也是如許,“莫以善小而不為”。
[1]匏(páo):匏瓜,近似葫蘆,當代用作樂器。[2]土:黏土,陶土,可做成塤,有六孔,當代一種陶製的樂器。[3]革:皮革,這裡指鼓類的革製樂器。[4]金:金屬製樂器,如銅鑼、銅鼓等。[5]絲:指琴、瑟、琵琶等絲絃類樂器。
【註釋】
【譯文】
【譯文】
【解讀】
【解讀】
【註釋】
《三字經》先容到這裡,就已經把人類的情感、感知覺、視覺、味覺、嗅覺都先容了,相稱於繁複版的淺顯心機學。人類還具有聽覺,可辯白聲音的來源遠近,觸覺則可辨彆冷暖各種刺激。以是,我們能夠聆聽一場音樂會,能夠感受一幅油畫的紋理質感。
【解讀】
作大學[1],乃曾子,自修[2]齊,至平治[3]。
孟子[1]者,七篇止,講品德,說仁義[2]。
藍色、黃色、紅色、玄色和紅色,這是構成色采的五種色彩,是人們的肉眼能夠辨認的。
從本身的兒子、孫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孫和玄孫。從高祖父到玄孫共九世,稱為“九族”。這“九族”代表著人的長幼尊卑次序和家屬血緣的擔當乾係。
曰平上,曰去入[1],此四聲,宜調[2]協。
九族之間的乾係不但是血脈的擔當乾係,更是表現血濃於水的親情。每小我都要熟諳到本身作為一名家庭成員而應當擔負的任務和任務,家庭才氣敦睦。
【譯文】
凡是教誨剛退學孩子的教員,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解釋明白,並且讓門生讀書時曉得如何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