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_第14章 百家姓(5)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名流】

祁奚,姬姓,祁氏,名奚,字黃羊,春秋時晉國(現山西祁縣)人。被晉悼公任為中軍尉。

【名流】

【姓氏發源】

【名流】

【名流】

西周初年,周文王庶子叔鄭,受封於毛國(現陝西岐縣),世稱毛公,厥後嗣有毛氏。現存銘文最長的青銅器“毛公鼎”,即為此毛國遺物。二以邑名為姓。周文王之子明受封於毛邑(現河南宜陽),世稱伯明,厥後嗣遂以毛為姓。

【姓氏發源】

春秋時,楚國公子燕受封於項國(現河南項城),後項國被魯僖公(一說齊桓公)所滅。厥後嗣子孫以原國名項為姓。項國貴族以後就有楚霸王項羽。

南北朝時北魏將軍侯植南征北戰,屢建奇功,受賜姓侯伏侯,其子孫後嗣遂取伏為姓。又有伏羲氏後嗣以伏為姓。

【名流】

春秋時宋國戴公身後,宋武公司空繼位。其支子(非嫡宗子)以王父(祖)的諡號“戴”為氏。二源於以國名為姓。春秋時有戴國(現河南蘭考),後被鄭國所滅。其族人遂以原國名戴為姓。

【名流】

周文王之子畢公高的後嗣中,有支庶受封於龐鄉,因以龐為姓。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狄青,字漢臣。宋朝人。善騎射。為延州教唆,勇而善謀,經略尹株,範仲淹待之甚厚。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平生前後25戰,以皇佑四年(1052)上元夜襲崑崙關最聞名。

臧霸,字宣高,三國期間曹操部下大將。為人樸重義氣,人稱“時令之士”。

【名流】

【姓氏發源】

夏朝時,有斟灌氏國,後因國亡,其國報酬避禍,遂將原國名斟灌兩字各取一半為湛字,是覺得姓。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臧克家,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孫荃、何嘉,聞一多先生的高徒。墨客、作家、編輯家,被譽為“農夫墨客”。

【名流】

貝青喬,字子木,江蘇省吳縣人,清朝墨客。鴉片戰役時,曾目睹清當局敗北,而寫愛國詩篇,影響較大,著有《半行庵詩存》。

項羽,名籍,字羽。秦下相(現江蘇宿遷)人。楚貴族出身,力能扛鼎,勇武古今,從叔父項梁在吳中叛逆。秦末時被楚懷王熊心封為魯公,率領楚軍,於钜鹿之戰中,大破秦軍。秦亡後,其自封“西楚霸王”。後在楚漢戰役中,為漢高祖劉邦所敗,在烏江(現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