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_第11章 百家姓(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姓氏發源】

【名流】

蘇武,字子卿,西漢杜陵(現陝西西安)人。著有《詩四首》《答李陵詩》《彆李陵》等。武帝時,曾出使匈奴,被降不平,拘十九年。後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得以還。

【姓氏發源】

一源於殷民七族之一。周朝周武王之弟康叔受封為衛侯,並分到了殷民七族,此中有施氏、陶氏、樊氏、繁氏等。施氏家屬為製做旗號的工匠世家。二源於以國名為姓。夏朝諸侯國有施氏之國,現湖北省恩施縣,厥後有施氏。三源於魯惠公之子名尾,字施父,厥後嗣以王父(祖父)之字為姓。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周武王時,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國,人稱蘇忿生,後春秋時,蘇國被狄人滅,其子孫遂以國名蘇為姓。二源於鮮卑族複姓所改。南北朝時,北魏複姓拔略氏,隨魏孝文帝遷都中原洛陽後,改成蘇姓。

【名流】

【姓氏發源】

春秋時有柏國被楚國滅後,其子孫以國名為姓。二源於柏翳順服鳥獸有功,舜賜嬴姓。柏翳就有了兩個姓,即柏姓和嬴姓,其子孫後代也構成了兩支,此中一支是為柏姓。

柏高,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華山青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高低於此,至於天。

章士釗,字行嚴,湖南善化(現湖南長沙)人。曾創刊辦報,赴日本、英國留學。曆任北京大學傳授、護法軍當局秘書長、北京農業大黌舍長等職。新中國建立後,任天下人大常委、天下政協常委、中心文史研討館館長等職。

【名流】

【名流】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柏叢桂,明朝洪武時人,他上書朝廷建議築淮堤以防水患。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他的建議,在淮揚一帶修建河堤、槐樓,大功勝利後,村夫稱為柏家堰。

西漢蒼梧太守通諭猛的後嗣改姓為喻,其子孫遂相沿喻姓。

【姓氏發源】

張良,字子房,韓國公子,漢初名臣,機靈多謀、文韜武略。劉邦稱他“運籌帷幄當中,決勝千裡以外”。

春秋期間,宋戴公之子考父在華邑(現陝西華陰)為官,厥後嗣遂有華姓。

章學誠,字實齋,清會稽(現浙江紹興)人。清朝史學家、方誌學家。著有《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史籍考》等。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沛國譙縣人。善文,以《七步詩》聞名,世稱陳王或陳思王。曹植、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稱“三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