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蕭灑的登船而去,隻留下他飄然的身影,他的身後是翻滾不休的沘水,一向流淌。
“曲有誤,周郎顧,好一個江淮風騷美丈夫!本日能得聞周公子的‘高山流水’,肅實在是三生有幸!隻是不知周公子此來不知是偶合,還是特地有事兒尋肅?”
正因他這專注的神情,乃至走到近前的魯肅都不忍心打攪。
劉璟跟他走進一座大帳,一下子愣住了,隻見大帳擺放著一架龐大的石砲,幾名工匠正在繁忙地查抄,此物恰是傳說中的“轟隆車”。
作為天下第一流的世家,周家既然冇有出世爭龍之意,就必須做出保護漢室正統的模樣來,表示出對君王的虔誠來。
此中,最早入主丹陽的周昕,已經有了必然的根底,倒還能竭力支撐,三方當中氣力最弱的周尚卻被直接掃地出局,丹陽將不成製止的落入孫軍的手中。
自疇前漢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免除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兩漢的曆代君王便對峙不懈的推行儒家的思惟,使得儒學在兩漢期間大行其道。像是周家如許的一流世家,大多是以儒學傳家。
隻是魯肅固然與其並列為江淮間這一代最傑出的三名豪傑之二,但跟他卻從未打過交道,卻不知他此來何意。
此中的“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從命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榜樣。它反應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佳耦之間的一種特彆的品德乾係。
但這對周瑜地點的周家來講,一定不是一種擺脫。
君為臣綱作為三綱五常之,在天下士人的心中職位可想而知。
可惜這個期間世家大族的向心力但是很強的,周家也不例外。在周家方纔敗給孫家的環境下,哪怕周瑜是以私家的身份退隱孫策,也會使家屬遭人非議,故而周瑜短時候內是不成能投奔老友了。
周瑜暗歎一聲,魯子敬能道此,可謂明於局勢矣!
魯肅的幾名的侍從不通樂律,也感覺動聽,而他卻聽出了那操琴之人在青山綠水間得意其樂的情味。
“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仆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前賢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局勢,當其曆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義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懷也。”
我朋友的朋友,不是我的朋友。固然魯肅、周瑜與劉曄具是交好,但這二人之間畢竟冇有甚麼來往。周瑜直接勸說魯肅不要將劉曄的話當回事兒,倒是有些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