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歐陽子領著世人,依循陰陽八卦和龍脈走向,亦步亦趨,尋至一處山丘。
不為彆的,隻為歐陽子的那句“以免挖出前朝舊墳”。
罷罷罷!老子先來!你們前麵跟著。記著!一次一個,過橋時千萬不能收回半點響聲!過了橋後,以晃燈三圈為號!
看著劈麵的燈光連著轉了好幾圈,彷彿串在桃木劍上燃燒的招魂符,宓管營搖點頭,畏畏縮縮踏上橋麵。兩邊都是深不見底的潭水,黑乎乎如同深淵。手裡燈籠騰躍的燭光映在水麵,如影隨形,四散搖擺,就像有頭怪獸暗藏在水底,一起尾隨,還用那隻黃不拉機的怪眼,冷冷地盯著橋上的本身。
闕恨天倉猝披戴衣冠,提上燈籠,領著一班獄吏敏捷解纜,約有一袋煙的工夫,衝到了蔡公墳場四周的樹林。就瞧見前麵的工地上人影攢動,一幫仆人舉著火把、燈籠大喊小叫、慌亂不堪。領頭的一名年紀頗大,白髮白鬚,頭戴峨冠,正批示世人施救。
石塊的轉動聲,弓弩的射箭聲,以及紛繁墜落至潭水中的水花聲,在空蕩蕩的洞廳裡反響,彷彿天國裡傳來的妖怪嚎叫。
————————————
車內,那俱羅尊者娓娓道來,李、祁二人洗耳恭聽:
蔡公名瓊,字君玉,身材魁偉,臂力過人,少年時生性惡劣,渾如魔王轉世,村夫皆畏。幸有父老以“周處除三害”的故事點化他,終究幡然覺悟,痛改前非,舉義兵北上抗金,屢立軍功,人稱“常勝將軍”。後南宋與北方鼓起的蒙古建立聯盟,合力夾攻,金兵勢微,蔡公封刀掛劍,官至兵部侍郎。但因其脾氣樸重剛烈,不事權貴,頻遭奸佞妄加誹謗,到處架空。可惜他疆場上威猛如虎,宦海中卻舉步維艱,不到五十歲就煩悶而終。身後朝廷念其軍功,升格贈封兵部尚書,諡號武佑,歸葬故裡,並賜恩榮牌坊一座。這蔡公族裔也跟著顯耀暢旺起來,慢慢構成島上的蔡家村。
至此,關於石殿古墓的謎團,已處理了兩個:
身邊霧氣繚繞,走在光滑如鏡的橋麵,皂靴已經濕透。闕恨天儘力穩住身形,同時密切存眷著兩旁山岩中的意向,謹慎翼翼走過了石橋。公然,文攻武衛、萬馬齊喑!兩句話確切是安然通過的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