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追溯,傳聞是戰國期間趙國武安君的李牧的先人。
黃巾賊即到,塢堡危如累卵。
族老們一副廉頗老矣尚能幾次的模樣,都道不辛苦。
族老們猛地昂首看向李雲義,渾濁老眼中儘是驚詫怒意。
彷彿是東漢富二代!
李雲義從床榻翻身坐起,心中惶恐莫名,幽幽地歎了口氣:“東漢末年?”
世人忙望去,一時怔住。
“事關嚴峻,還是要等大郎做定奪……”
黃巾賊自青徐州界而來,裹挾流民百姓,號稱十萬,兵鋒直指北海國,而李氏塢堡不利不巧,正擋在必經之路上。
而初平元年在青徐兩州發作的黃巾叛逆,陣容尤其嚴峻。
……
這麼多年疇昔,世人早已把他當作吉利物,竟忘了這李氏塢堡仆人還活著。
烽火示警,沿途舉家逃往縣城的百姓,無不給塢堡高低蒙上一層不詳氛圍。
唯有見多識廣的老者,此時嘶聲力竭的厲吼道:“這是烽火……黃巾賊來了,快跑……”
一座孤零零的塢堡鵠立在汶水河岸。
這些個所謂的族老族親,這些年不曉得在塢堡身上吸了多少血,真當本身不知情,竟也敢誇功!
實在怪誕古怪!
關東諸侯們都興沖沖的跑去討伐董卓了,留下了缺兵少將的州郡,黃巾可不要逮著機遇劫奪一番。
多數人對黃巾的瞭解,是在漢靈帝中平元年,發作了黃巾叛逆,用時不到一年,就被朝廷重兵毀滅。
驕陽當頭,正宜秋收。
一時候,農夫也顧不上秋收了,哭喊逃命。
“怕個卵子!”
隻見遠遠南邊天涯,不知何時濃煙漫天。
自古豪強地主,最大的依仗就是田畝和徒附,如果一散而光,再想規複如初,怕是猴年馬月了!
青州北海國朱虛縣。
“青州黃巾?”
李雲義笑了笑,不緊不慢的招了招手,讓奴婢拿來一個撐板凳坐下,斜睨了族老一眼,淡淡道:“這麼說來,小事就由得你們做主了……”
有良田千頃,徒附奴婢近萬人,產業钜富。
李雲義抬抬眼皮,冷眼掃過一眾族老族親,牙齒森寒道:“塢堡甚麼時候輪到你們做主……”
隻可惜天不假年,從孃胎出來就是病秧子,熬到十七歲這年,還未及冠,就放手人寰,被李雲義魂穿奪舍。
李雲義歎了口氣,俄然話音一轉,似笑非笑道:“有道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白叟。本日起,諸老就卸了塢堡差事,回家好好保養天年吧,總要給族中年青人留有機遇嘛!”
李雲義是當代人,一覺醒來,不想魂穿到了東漢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