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在季漢當丞相_第六十章李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董卓曉得他的脾氣,也不再勸,持續開口問道:“文優喚我何事,但是又有鼠輩不循分了?”

“明公猜得不錯。”

李儒點了點頭,“天然是要出兵的,我們不太小敗一陣,可朝中卻必定民氣浮動,恰好借一場大勝來停歇風波。隻是,眼下還得妥當措置徐榮敗北之事。”

前番楊定大敗,此番徐榮又敗,董卓為了穩定軍心,天然得重懲徐榮。

董卓也不覺得忤,反而開口勸道:“文優啊,你現在手握台閣,總覽眾事便可,又何必事必躬親,累壞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憑著董卓手中的西涼軍、幷州軍,以及雒陽禁軍,便是橫掃天下又有何難!

“關東鼠輩也敢出兵伐我,當真是不知死活!打到那裡了?”

彆人要的,是權勢、職位與名利。

但李儒所謀甚大,他當讓曉得廢立天子會引發天下諸侯的不滿,但那又如何?

董卓頓時嘲笑道:“另有甚麼好措置的,一將無能,累死全軍,徐榮敗北而歸,罪無可赦。雄師出征之日,恰好用他的人頭祭旗。”

身處中樞,這些錯綜龐大,犬牙交叉的局勢,李儒都得一一應對,很有種以一人之力,對弈天下群雄的意味。

聞言,董卓立即皺起了眉頭。

實在也不但是年事的題目,入雒以來董卓日趨收縮,不但是心機上的,更是心機上的。

或者說,李儒的設法與統統人都不一樣。

“不。”李儒搖了點頭道,“明公,鄙人的意義是,全麵開戰!”

到底是老了啊!

這還不到十天,竟然又有敗報傳來,並且連滎陽都丟了,他如何能不氣憤。

董璜分開後,李儒俄然一揮袖,讓尚書檯內的酒保全數退了下去。

李儒想了想,開口道:“明公,徐榮好歹是軍中老將,深諳兵法,前番在汴水之畔痛擊反賊曹操,也算有功。此番全軍淹冇,實在有些蹊蹺,不如帶上來扣問一番,再做措置也不遲。”

李儒給出的來由很簡樸,董卓身在雒陽,背靠關西大本營,可謂兵精糧足,冇有需求捨棄雒陽周邊的雄關樊籬,而去與關東諸侯客場作戰。

董卓與李儒君臣多年,第一時候便明白了李儒的設法。

李儒手中拿著一份軍報走了下來,同時指了指東邊。

“明公來了。”

他所指的勝,天然是徐榮在汴水之畔打敗曹操的那一戰。

自入雒以後,董卓便把尚書檯交給了李儒掌管。現在朝堂大事,可謂是李儒一言而決。除此以外,李儒幫董卓練兵多年,在軍中也有著很高的聲望,是實打實的董卓個人二號人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