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寬仁,此乃海內所共見也,臣天然無所思疑。然人間之事,大多身不由己。站在了臣這個位置上,倒是已經尾大不掉了。
眼中暴露一絲記念後,劉備伸手拿了起來。
但正因如此,他纔對張恒更加不捨。
時任尚書令的諸葛亮,親身為恩師製定了諡號——文襄。
現在,也是到了該還歸去的時候了。
衝動之下,劉備連自稱都變了。
“我的張大丞相,您常日裡都是日理萬機,如何本日卻有這麼好的興趣?”
“陛下容稟。這些年交戰殺伐,臣已經甚是怠倦。現在天下安寧,四海鹹平,臣也該到了功成身退之時。”
出走半生,返來還是少年!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這句話聲音固然輕,但落在劉備耳中,卻無異於一記炸雷,震得他當場站了起來。
劉備點頭一笑道:“你來得恰好,剛好朕也要考校太子的課業,你這個當教員的恰好旁觀。”
以張恒的目光和見地,隻能看到這一步了。
張恒冇理睬荀采的陰陽怪氣,“女荀,將我的衣服拿來,我要本身挑一套。”
畢竟張恒還是太子的教員,與他一起考校倒是恰好。
“誰說要上朝了,不去。”張恒笑道。
凡軍功卓著者,都應升入都督府。
兩個月後,關羽和張遼的雄師班師回朝,正式到達了洛陽。
張恒再度搖了點頭,“也不穿這套。”
張恒笑了,笑得非常蕭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