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若肯均分糧食,哪怕獲得的糧食再少,百姓也會心甘甘心與奉高城共存亡。
諸葛亮點了點頭,“勞兄長顧慮,倒是很有所得。”
“母親喚我何事?”諸葛瑾問道。
進了府衙以後,諸葛瑾直奔廳堂而去,卻在院入耳到了一陣朗朗讀書聲。
“不是《論語》麼?”
“兄長此言當真!”
“兄長,弟雖年幼,卻也願為兄長分憂。”
諸葛珪的原配嫡妻三年前病故,以後他便娶了寡居的宋氏為續絃。可宋氏嫁過來冇兩年,諸葛珪又病故了。
“說說你的來由。”
聽到這裡,諸葛瑾不由神情一肅,再看向諸葛亮的眼神中,已然帶著前所未有的慎重。
望著喜形於色的弟弟,諸葛瑾不由再度啞然發笑,這纔想起他不過是個九歲的孩子。
聽兄長問起啟事,諸葛鈺搖了點頭道:“小妹不知。但這兩日城中百姓多次在府衙門口堆積,祈求施助,大抵是為了此事吧。”
沉默半晌以後,諸葛瑾才持續開口道:“孔明,你方纔說的那番話,是誰奉告你的?”
聞言,諸葛瑾心中暗道不好。
“好,那你便說說,此事該如何措置。”
諸葛亮舉頭,瞪著一雙敞亮的大眼睛問道。
諸葛亮笑道:“兄長可知,弟方纔在讀何典範?”
聞言,諸葛亮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彷彿不喜好彆人摸他的頭。
見諸葛瑾走下城樓,少女從速迎了上來,福身道:“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