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在季漢當丞相_第二百二十八章孫乾和崔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時任徐州彆駕處置的糜竺,收到了一封來自典農校尉陳登的手劄,邀他今晚過府一敘。

可這麼下去畢竟不是悠長之策,便有弟子對鄭玄說徐州在陶謙治下非常承平,可覺得避禍之所。因而鄭玄便遣兩名弟子前去徐州檢察環境,如果陶謙能派兵策應,那就再好不過了。

自黃巾叛逆發作以來,朝廷被迫消弭黨禁,大儒鄭玄便前後數次遭到朝廷征召,但都被他直言回絕,一向守節不仕,在故鄉傳授學問,門下弟子多達千人,為一時之盛。

聞言,糜竺大為欣喜道:“季珪先生,此話怎講?”

因而,二人便就此在糜竺家中住了下來。比及劉備進入徐州,肅除陶謙,又忙活了一番陶謙的身後事,時候已經疇昔了近兩個月。

糜竺為人雖高雅渾厚,但並無多少才氣。曆任以來,最大的進獻,便是給陶謙供應了不儘其數的賦稅物質。

說句毫不客氣的話,全部徐州受他恩德的人不成勝數,分緣天然極好。

聽兄長說得如此嚴峻,糜芳當場就嚇出了一身盜汗,冥思苦想半天,卻俄然眼睛一亮。

若殺家主,徒傷仁義之名卻於本身毫無好處,如此笨拙之事,劉使君豈肯為之?

陶謙需求糜氏的財力,糜竺需求陶謙的權勢。

合法二人籌算拜彆之時,糜竺卻俄然登門拜訪,向二人求計。

糜竺這些年在徐州的所作所為,大略就和《水滸傳》中的及時雨宋公明哥哥一樣,仗著家中大富,四周播撒財帛,廣結善緣。

而這兩名被派往徐州的弟子,就是孫乾和崔琰。

本覺得必死無疑,誰曾想倒是要飛黃騰達?

劉備初入徐州,便以雷霆手腕肅除了陶謙,以後又給徐州宦海來了一個大換血。本身作為陶謙征辟的臣屬,此時被傳召,到底是福是禍?

陳元龍邀我做客,又是意欲何為?

這本就是一場政治投資,可誰曾想還冇比及著花成果,陶謙就垮台了。現在趕上劉備清理,糜竺天然得做最壞的籌算。

夜幕來臨,華燈初上。

“智慧之士?”糜竺迷惑道。

“兄長,現在劉使君掌了徐州大權,我們身為陶使君舊臣,恐怕落不了甚麼好。”

孫乾捋須笑道:“前人雲:察其言,觀其行。劉使君入徐以來所作所為,足可稱得上是仁義之君。家主試想,他連陶使君的兩個兒子都放過了,又豈會對家主倒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