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北門內,方纔與二爺回城的劉禪,隨即便看向了一臉希翼之色的糜竺。
“哈哈哈哈,子仲曲解了!曹操雖未承諾上表為大哥請封,但也明白表示屆時不會反對……”
再一次聽到劉備即將掃平江南的動靜,欣喜不已的劉協差點兒冇把那句‘大漢終究興複有望’給喊了出來。
本身的事還得本身做,眼看不成能希冀這些曹操的親信為本身說話,糜竺從速在劉協那難堪非常的神采中站了出來,拿出那道由諸葛亮、法正、關張等文武聯命所書的奏表遞了上去。
提及來,自從建安元年被曹操迎到許都以後,二十多年來,整日所見幾近皆為曹操親信的劉協,現在俄然見到了糜竺這個曹操敵手陣營之人,其表情也便可想而知了。
看著寶座之下大禮參拜的糜芳,天子劉協也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歡樂,從速揮手讓一名小黃門上前攙扶。
看著‘矯情’不已的劉禪,方纔還笑咪咪的二爺現在也是不由得一陣無語。
以是,悠長以來被曹操欺負的他,本日又被這些名義上的臣子如此忽視和不給‘麵子’,憤激之下,便想覺得劉備封王之事作為反擊,好好噁心一下這些人。
“陛下依漢製封王,臣等遵旨!”
以是,欣喜之下還冇等糜竺再次開口,劉協倒是已經主動開口提起了封賞之事,倒是免除了糜竺主動為劉備呈上群僚請封奏疏的那一絲難堪。
以是,如同劉邦曾經的‘漢王’封號普通,一向以來漢中不封王便是漢廷的潛法則。
“依漢製,皇叔身為大漢宗室,又為朕掃平半壁江山,此功早就足以進位王爵……”
宛城東門外的淯水邊,方纔把從許都趕返來就搭乘戰船趕往漢中報喜的糜竺送走,向來不苟談笑的二爺,這一次倒是俄然笑眯眯的轉頭向一旁的劉禪望了過來。
……
本來,固然對於劉禪的‘買賣’前提非常對勁,但曹劉兩邊畢竟乃是存亡大敵,有著天然不成調和的龐大沖突。是以到最後,曹操終究還是冇有承諾上表為劉備請封之事。
但是,讓他冇想到的是,麵對他這個天子的扣問,朝中一眾文武,倒是冇有一人站出來迴應,哪怕就是反對之人也冇有一個,就那麼出奇分歧的保持著沉默。
“嘿嘿,我就說嘛。二叔放心,等過段時候曹操對峙不住退兵了,小侄必然讓父親立馬正式著媒人上門提親!”
“既然諸卿冇有分歧定見,那便依漢製,封皇叔劉備為漢中王,劉禪為漢中王世子。另拜漢中王為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聯盟,掃滅凶逆。以南鄭為都,統漢中、巴、蜀、廣漢、犍為諸郡為國,所署置依漢製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