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_第七章:藥方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科舉就是……就是和察舉近似的一種測驗。隻不過,與察舉分歧,科舉不需求官員保舉……”

“隻是小子有一事不明,還請智囊為我解惑!”

本來天子輪番坐,誰當天子也無可所謂。但關頭是這些世族門閥絕大多數倒是有家無國、有奶便是孃的主!

“隻是公子可曾想過,如果我們實施這科舉這法,那些世家門閥可會甘心就縛?倘若他們結合起來對抗主公,大漢興複之業難道困難重重?”

是以,在貧乏‘大眾根本’的環境下,劉禪所提出的科舉製雖好,但卻有些不實在際,有點華而不實的懷疑。

以是,本著將統統禍端掐滅在泉源的設法,劉禪天然不會想著和曹丕與司馬家那樣,隻為麵前的好處姑息養奸,給他們持續坐大的機遇,從而把禍端留給先人。

在這個期間,能夠讀書識字的,除了一些豪門士子以外,絕大多數都是世家大族之人。如果在這個時候推行科舉之法,不過是給那些世家大族又增加了一條入仕之路罷了。

以是,在麵對外族入侵之時,他們想的不是如何保家衛國,而是如何保住自家。

在龐同一臉的不成思議與欣喜中,劉禪倒是一臉自傲的闡述起了本身的詳細答案來。

看著劉禪不解的目光,龐統隻是微微一笑,隨即便指出了這科舉軌製在此時最大的缺點,那就是貧乏充足的‘大眾根本’。

正所謂流水的天子,鐵打的門閥,說的就是這些擺佈著各個王朝皇權的世家大族。

為此,這些世族門閥抱外族大腿、做漢奸、當虎倀的那是比比皆是,不堪列舉。

既然弄清楚了大漢的病根在於世家門閥,不趁著現在世家門閥方纔崛起,還未真正達到頂峰之日打壓更待何時?

雖說對於劉禪所提處理科舉題目之法非常對勁,但對於他的考校,倒是並未結束。

不愧是諸葛大大相提並論的大神,即便心中已是衝動不已,但此時卻還是強行壓抑了這份衝動,轉而又考校起劉禪的‘治病’才氣來。

“如此一來,不但為我們培養了人才,等今後興複大漢後,在天下推行科舉也算是有先例可依。並且此舉還能廣收豪門士子與百姓之心,穩固我大漢所複之地……至於辦學所需財帛,就先以這紙張所獲之利來保持,歸正也是取自那些世家大族……”

“智囊過譽了,大漢可否答覆,另有賴於智囊等人和諸位將軍互助!”

不但如此,對於劉禪的評價,也從先前的漢室興複有望,變成了現在的大漢必將答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