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抬頭觀天,東風輕拂,緩緩道:“漢王乃天命之人,自有識人用人之能,非吾等所能料也!吾觀伯約亦不凡才,此番收他,既為傳道,亦為主公分憂!”
中原戰事吃緊,軍務繁忙,轉眼便是兩年多,薑維也長大成人,因思念父母,來通道彆,迴歸故鄉,諸葛亮常是以感喟。
諸葛亮點頭道:“約者,束也!汝年青氣盛,當以此為戒。”
正安步而行,忽見田間一人棄了犁耙,扔了牛鞭,倒是個少年,大呼道:“好男兒當報國建功,豈能麵朝黃土,虛度工夫?”
光複賀蘭山下地盤,於靈武補葺邊塞,收漠北流民,屯田安設,保塞匈奴一部分遷徙至隴上,與氐羌混居,其他安設在北地郡之南,父老分彆地步,幼者就近到左馮颯肄業。
諸葛亮問道:“汝冠何字?”
“混賬,你講的甚麼話?”薑冏痛斥道:“玉不琢不成器,不經磨礪,將來如何擔負重擔?”
“混賬!”坐在溝渠邊一人起家痛罵道:“你這孝子,纔去了中原幾年,便眼妙手低?那諸葛孔明也是種地出身,若無才學,口出大言隻會惹人嘲笑。”
行至天水已是仲春,大地回春,一場春雨禁止雄師行進,隻好暫住於冀城,諸葛亮閒來無事,便到隴上巡查春耕之事。
本來龐統將薑維帶到襄陽後,卻因常在軍旅得空指教,便交給諸葛亮教誨,但未過量久,關羽在南陽出兵,諸葛亮北上,又將薑維拜托給水鏡山莊。
薑維答道:“伯約!”
那人大怒,撿起牛鞭便打疇昔:“你這孽畜,你罵誰?”
次日薑家大排筵宴,美意聘請諸葛亮,郡內名流皆慕名而來,此時的薑維纔不過十五歲,天水麒麟兒的名號不脛而走。
諸葛亮又道:“吾與士元因長年在軍中,對伯約疏於管束,你又早分開荊州,不然襄陽麒麟必有你一席之地。吾觀汝性淑忠誠,思慮緊密,文武兼備,實涼州異才,可為天水麒麟兒矣!”
“你……”薑冏氣得直咬牙,對這個越來越背叛的兒子倍感無法,當著諸葛亮的麵又不好斥責,隻好向諸葛亮抱拳道:“小子不知天高地厚,還請先生給評個理。”
薑家也是天水世家,四大姓之一,薑冏以子為榮,當日便將動靜放出,遍撒名帖聘請郡內宿望,為薑維停止拜師之禮。
“快快請起!”諸葛亮上前扶起薑維,為他擦拭灰塵,慨然道:“汝有所不知,士元當初帶你到襄陽,實在乃是受漢王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