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_第114章 張知漢步步為營,周公瑾插翅難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單單客歲春季的長沙疫病,終究成果如何,信賴公瑾心知肚明。”

“我就怕,有一天,當我身後,伯符怪我,將江東基業,拱手送人呀。”

“江東基業既然是公瑾與伯符的心血,那麼我信賴公瑾不會忍心江東軍民刻苦,剛好我主劉皇叔,仁德之名名滿天下,治下百姓餬口如何我未幾說。”

“我承認,七帆的確遠超江東水軍戰船,更不要說是被你一把火燒過後的江東水軍。”

“對了,公瑾。”

“智囊,我願降!”

張明微微一笑,開端了第二步。

究竟勝於雄辯,張明清楚,說降周瑜的機遇,就在麵前!

周瑜眉頭緊皺。

對於張明的話,周瑜明顯不信。

直到返回之前的船艙,周瑜都未能想到破解之法。

固然不甘心,但他還是磊落承認:“知漢所言的非常掌控,我信了。”

“你如何說?”

同時周瑜第一時候,就表達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態度,斷絕了用他作為人質的能夠。

先對著張明拱手說道,又看向周瑜。

“哦?”

張明聳了聳肩,不置可否,隻是帶著周瑜下到了安設踏櫓的船艙。

“但隻是如此,逆流而上,想逃脫我麾下水軍的堵截,還不敷!”

熟諳戰船的他,太清楚這踏櫓的意義是甚麼了,有這些踏櫓,再搭配七帆,長江之上,這些鬥艦底子難以堵截。

陳武的話,直接擊中周瑜內心,讓他本就擺盪的內心,變得更加脆弱。

“可如果公瑾情願歸降,遠的不提,起碼這豫章一郡,就能免受戰亂之苦。”

孫尚香還想開口再勸,卻被張明拉住,周瑜的表示被張明看在眼裡,這第二步動之以理,已經完整擺盪了周瑜,就充足了。

這是周瑜此時心中獨一所想,但是,周瑜心有疑慮。

“如何?現在根基已經肯定,伯符之死,是孫權所為。”

“可不要覺得,能夠以我為質。”

但是現在的他,還是有些躊躇。

“為了江東的百姓,公瑾可願降?”

“子烈,我也想為伯符報仇,但是......”

“本日一過,恐怕還要再加一條,論膽識,一樣令我愛護。”

他看了看麵前這名年青人,沉吟半晌後道:“好一招瞞天過海。”

第一步,要揭示絕對的氣力,是以張明決定,用能夠碾壓江東水軍的戰船,給周瑜一個深切的印象。

得知證據確實,周瑜深深朝張明行了一禮,拱手拜道:“知漢果然深謀遠慮,我不如也!”

更可駭的是,他俄然遐想到,若兵艦,樓船也設備上這類踏櫓,那江東水軍麵對荊州水軍的時候,又該如何反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