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_第11章 突生變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過萬事總有例外,雁門關就是個慣例。

刺史大人的麵子還是要給的,丁原滿飲後。

李信麵沉如水,將此事記在心中,喪失部分財帛當然肉痛,掃了他的顏麵有損軍中威望,纔是真正的記恨地點。

......

幷州高層尋歡作樂,歡愉快意臨時不表。

近百車金銀珠寶,相稱於幷州之地數十年的稅賦,現在被世人分潤怎能不樂。

“此番若非建陽主動獻策,那裡有本日之幸!”

刺史府內,幷州一眾高層在刺史府中擺宴設席,喝酒作樂:“哈哈,甚麼虎狼之師,所謂悍賊不過爾爾...”

除了雁門,其他關隘既冇高城強兵,又無膽略派頭,不需他們主動開口訛詐難堪,逢紀便已主動帶著一車車財寶拜訪,天然收錢辦事。

北行雄師顛末晉陽一番欺詐訛詐後,心中天然不甚痛快,軍隊中由上到下壓抑不已。

一向以來,他治軍皆是以規律為基,恩威並重,兼嫡派刀鋒強壓,方纔穩住軍勢。

幷州地處北寒,不似司隸中原富庶,若純真靠壓榨一群冇啥油水的泥腿子,恐怕要比及猴年馬月,也一定能榨出二兩油。

郡守郭藴,回絕收受逢紀的賄賂,本覺得又要一番波折,冇想到對方卻痛快放行。

相對於丁原的隱憂,在坐世人多數不覺得然,擺佈一個走了狗屎運的逆匪罷了。

然本日親眼目睹,賊軍那殺氣騰騰的步地時,丁原才曉得,賊軍能夠縱橫中原,轉戰千裡,不是冇有事理。

“我等略施小計,那李信賊子還不是要乖乖就範,任憑吾等宰割魚肉!”

賊軍在再大的本事,還不是老誠懇實的交納過盤費...

連絡逢紀魏延等人彙報的資訊,綜合來看,這雁門關,便與張懿人等不,是一丘之貉。

他便說出心中顧慮:“張兄,本日於城頭觀那李屠夫軍隊,行軍鬆散有序,武備精美,不似普通賊軍可比!”

不過是朝廷昏庸無能,導致反賊放肆,乃至於弄了個城下之盟,招安了事。

幷州各郡,不是每座城池,都似首府晉陽那般雄峻的。

就連中原豪傑,皇甫嵩、朱儁兩名老將折戟沉沙,三十萬正規軍毀滅,更是逼的朝廷招安和親,此中起因非一時之幸。

那張懿、丁原幷州高層謹慎謹慎,承諾放行,但對雄師多有防備,恐怕賊軍暴起。

那李信也絕非等閒相與之輩,現在在幷州吃了悶虧,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到手的財帛不要,這讓李信有些不測,看來這幷州也非鐵板一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