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屯營裡的婦女們,固然不便利到裡社來,但是,很快,史道人帶來的兩名姬妾,便敏捷的融入到了她們當中。
“張角下山以後,最後的幾年,倒還算是誠懇,四周施符水救治百姓,功德不淺。但是,跟著承平道的陣容越來越大,他便不再放心於普濟世人了,而是想藉著承平道的威勢,起兵謀逆,篡奪皇位。殊不知,兵器一起,令天下的百姓流浪失所,墮入了水生熾熱當中,先前攢下的些許功德,由此全數付諸東流。而張角本人,也被南華神仙調派護法神將,拘了他的神魂,用鐵鞭日夜鞭撻。張角終究嘔血而亡。這便叫明有國法,幽有神譴,任他是誰,即便能逃得了人間的國法,也決計躲不過幽冥當中的神譴……”
終究,人們對於承平道,乃至是張角本人,都生出了一股或明或暗的痛恨。現在,黃巾軍一敗塗地,連張角本人都授首了,在成王敗寇的心機的影響下,人們對於張角的評價,更加顯得低了。
但是,一旦翻殘局麵,便常常能很快的囊括鄉裡,乃至是全部縣。以是,史道人對於本身佈道的第一個屯營,非常看重,並把它當作向其他屯營傳播信奉的“種子”。現在,這個種子已經初現端倪,怎能不讓史道人喜逐顏開?
賢能裡甲字號屯營的宵禁,已經被推早退了子時今後,也就是說,在每天散工,吃完晚餐以後,屯民們能夠大搖大擺的去裡社那邊,聽史道人傳道,而不消怕違背端方了。
“再厥後,我等俱從南華神仙修道,每日裡靜坐誦經,存神練氣,光陰一長,便未免感覺有些古板。那張角按耐不住性子,飾辭天下瘟疫流竄,禍害百姓,自請下山代天宣化,施符水以救民。南華神仙知他道心不堅,恐他下山以後,依仗道法,萌發異誌,禍亂天下,便勸他留在山上多修煉幾年以後,再下山普濟世人。誰知那張角去心甚堅,執意要下山。南華神仙見挽留不住,隻好放行,臨行前,南華神仙警告張角道‘你此番下山,如果代天宣化,普濟世人,天然有莫大的功德;但若你敢萌發異誌,依仗道法禍亂天下,我必親手取你性命’。”
史道人每天宣講的,天然不是《易》、《老》、《莊》三玄經,又或是開端完美了的《正一經》,他曉得,對於淺顯百姓而言,這些大部頭、筆墨繁複、經義晦澀的經籍,他們是一點興趣都冇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