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夏侯淵、許褚等人的護送下返回南皮城。
好不輕易盼來了袁旭,未曾想卻在救兵來到之前,將最後一點根底也給丟了……
袁旭回到軍中,田豐、審配、郭圖等人早在等待。
“何事?”
兩軍對峙於南皮,袁旭卻俄然請他前去幽州救人,實在令他一時冇能回過神來。
“如此某先謝過!”袁旭並不推讓,而是拱手謝了。
“顯歆如此,莫非籌算與某周旋到底?”曹操語氣變得森冷。
南皮兵敗,恰是因他過分暴躁奪回河北。
袁旭歎了一聲,對袁譚說道:“長兄,某麾下將士獨一兩萬,而曹軍卻足足十萬餘人。曹操一旦發難,某必非敵手。與其在河北坐以待斃,倒不如返回豫州,先行療攝生息。”
“兩個前提!”曹操說道:“其一待到擊破幽州,某自會奉告你等;其二,則是他占豫州,某占河北,再不攻伐!”
身為袁家先人,袁旭與他也是廝殺多年。
得知袁旭籌算撤兵,袁譚一愣,向他問道:“河北如何?”
曹操又從酒桶中舀出美酒,將倆人麵前的酒樽斟滿。
“如此說來,顯歆與某倒成了聯盟!”曹操眉頭微微皺了皺。
“敢問曹公,篡奪河北,可欲北上幽州?”袁旭問道。
“非也!非也!”袁旭點頭說道:“昔日某在鄴城,二兄、三兄極儘所能,欲要置某於死地,某怎肯為他二人擺脫?”
為奪河北,曹操乃至捨棄豫州。
拱手回禮,袁旭說道:“某已允了曹操,不日撤兵返回豫州!”
袁旭回到行列前,顏良也向他問道:“公子,如何?”
自打官渡之戰,他和袁家就已成仇。
“曹公欲與某決鬥,某便領軍廝殺?”袁旭說道:“河北如此之大,曹公麾下不過十萬之眾,某若避戰,曹公那邊尋某?”
“某占有豫州,乃是曹公根底地點。”袁旭說道:“曹公得了河北,乃是我袁家根底地點。你我互換基業,各取所需,不得再有攻伐!”
捏著下巴,袁旭做出深思狀,對曹操說道:“曹公若不允河北,倒也罷了!另應某兩件事,某便撤兵!”
曹操起家拱手:“顯歆撤兵,一應破鈔,某可令人籌措!”
“某要河北。”袁旭說道:“曹公可否拱手相讓?”
曹操止住夏侯淵:“某已允他,此事不必再提!”
二人施禮以後,夏侯淵問道:“曹公,袁顯歆如何說?”
袁旭接著說道:“另有一事,懇請曹公允準!”
先是與袁尚爭奪河北,乃至於曹操有機可趁,攻破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