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下跪,諸葛亮趕快上前將他們攙起:“二位將軍不必如此,今後我等勠力同心輔弼使君便是!”
調集眾幕僚來到議事廳。
“奉孝之意……”
“公子!”郭圖起家說道:“進軍黎陽,乃為節製三公子。若出兵南下,即便擊破曹操,三公子萬一領軍前來,該當如何?”(未完待續。)
劉備在博望小勝一場,得知他撤兵,夏侯惇雖是故意追逐,無法曹操軍令已下,隻得命令雄師駐紮原處。
“此事切不成為!”郭嘉說道:“河北袁家未破,曹公若大肆南下,將墮入兩線廝殺,於曹公倒黴!”
正不知如何應對,張飛、關羽二人來到近前。
袁譚此時倒是領軍進駐黎陽,扼住鄴城南進的通路,大有與袁尚爭奪河北的勢頭。
“某附議!”荀攸最早說道:“袁譚、袁尚失和,兵入黎陽也為威懾袁尚。曹公如果擊之,袁尚必不馳援。待到袁譚難以坐守,縱使袁尚出兵也是於事無補!篡奪鄴城雖是不定,卻可再弱袁家,曹公何樂不為?”
黎陽城內,袁譚調集眾幕僚至議事廳。
不想時隔不久,劉備竟得了兩位謀臣!
雄師出征,常常都有預期達到的目標。
當初將劉備趕出中原,隻顧著河北袁家,他並冇有趕儘撲滅。
“此發難實何意?”曹操還是不明就裡。
嚴峻的看向諸葛亮,劉備說道:“二弟、三弟不知智囊懷有通天之能,起初衝撞實屬無知。還望智囊看在某之薄麵。小懲薄戒以儆效尤!”
搖著羽扇,諸葛亮笑道:“既是立有軍令狀,該當按令行事。念在兩位將軍建功心切,且此戰立有軍功。功過相抵,某便不再究查!”
倆人屈膝跪在諸葛亮麵前,抱拳說道:“智囊大德我二人銘記於心,自此今後。再不敢有半點違拗!”
郭嘉淡然一笑:“此二人某曾聽聞。徐庶本名徐福,少時任俠好打不平!因打死鄉間惡霸遠逃他鄉。後遍訪名流棄劍習文,智慮才調可謂俊彥。”
夏侯惇被堵在博望山穀。
曹操眸子一亮,對世人說道:“留意劉玄德意向,若他撤兵不必追逐。調撥雄師,不日進軍黎陽!”
辛評、辛毗及郭圖等人環坐屋內。
博望一戰,張飛、關羽對諸葛亮無儘欽服。
“與其說是劉玄德何意,倒不如說是諸葛亮何意。”荀攸在一旁插嘴道:“劉玄德駐軍新野。先得徐庶、後得諸葛亮。二人乃有經天緯地之才,現在的劉備,隻怕非往昔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