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西風烈_第五章 強攻隴縣(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實在說穿了也並不奇怪。奔射確切是遊牧民族所特有的技術,馬超部下的奔雷騎固然精銳,並且此中很多人是羌氐兩族中天生的兵士,可要個人發揮奔射神技,也並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真正的奧妙,實在是因為馬超讓韓暨製造出來的雙邊馬鐙!

與此同時,位於東、西兩門處的馬騰和張繡所部,也對隴縣策動了強攻,但是因為馬超那邊吸引了隴縣守軍們的大部分火力,以是這兩處的戰役顯得輕鬆了很多,城頭上守軍的抵擋,因為人數上的匱乏,顯得並不是過分狠惡,大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意義。

是以,在顛末太史慈的專門射術教誨以後,在不要求切確打擊的前提下,每名奔雷騎的精銳,都能夠做到在馬背上一次拉弦,便能同時射出兩根箭矢,並且此中本來是羌氐兩族出身的精銳們,乃至能夠一次性射出三根箭矢!

一時之間,天空當中黑壓壓的充滿了箭矢,萬餘根利箭,劃過天涯,在空中閃現出一條較著的拋物線,在飛射到拋物線頂端的時候,從空中一頭紮了下來,向著隴縣的城頭射落!

“攻城!”

彆的他們身上的兩層魚鱗重甲,也是韓暨經心打造出來的,防護結果極佳,並且還最大程度的包管了他們的矯捷性,以是破軍陣精銳們在攀爬雲梯的時候,並不顯得粗笨,更無懼對方的捅刺,常常對方的長槍捅在魚鱗重甲上,隻能是捅出一個凹痕來,並不能破開防備真正的傷害到破軍陣精銳們,除非是在偶合之下,在魚鱗重甲上的同一個處所接連刺上3、四下,纔會對破軍陣精銳形成殺傷。

奔雷騎發揮的奔射過分俄然,也過分出人料想,以是樊稠底子就冇來及批示軍隊做出有效的抵當,乃至於連最根基的吊掛濕牛皮如許簡樸的防備辦法都冇有完成,傷亡天然也就在所不免了。

完成了任務以後,關羽和太史慈彆離帶領身後的奔雷騎精銳飛奔回本陣,再次於馬超的身材兩側構成了保護圈,將衝城的任務留給了破軍陣的兄弟們。隻不過和先前分歧,迴歸本陣的關羽和太史慈此時已經是互換了位置,關羽來到了馬超的右邊,而太史慈則是回到了馬超的左邊。

有了雙邊馬鐙的穩定性,奔雷騎精銳們的雙腳便有了穩定的安身點和支撐點,在停止奔射的時候,便能夠將大部分重視力放到射箭上來,而不必再像騎乘單邊馬鐙的戰馬那樣,時候需求重視身材的均衡,製止在馬背上跌落下來。這纔是奔雷騎發揮奔射和一箭雙鵰的關頭地點!當然,奔雷騎精銳們微弱的臂力,也是首要的身分之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