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西風烈_第四十九章 解憂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起碼,在董卓碰到貂蟬之前,他對呂布的信賴,是毫無儲存的,就像是信賴李儒一樣。

李儒一笑,解釋道:“太師,此物名為‘解憂飲’,也不知是何人所創的配方,近兩個月來在洛陽城中流行一時,風頭一時無兩,確有提神醒腦之效,非常奇異。隻是此物來源奧秘,售賣之人也不肯露麵,隻是拜托各大商行代為出售。現現在在洛陽,這解憂飲但是價比黃金啊。”

悄悄握住貂蟬的柔荑,馬超凝睇著貂蟬正色說道:“稍後你便留在此地,我會加派人手庇護好你的。”

當日,董卓的中軍軍隊疇昔以後,又隔了一日一夜的光陰,押送糧草輜重的後軍,終究姍姍來遲,一眼看不到絕頂的馬車,一輛藉著一輛,前後連綿不斷,冇有人能說的清楚,承載著輜重的馬車,究竟有多少輛!

“太師,還是先吃些東西吧,前麵另有一段路呢。至於這些個亂臣賊子,今後必然一一落在太師手中的,小婿量他們也翻不出甚麼大浪花來。”李儒一邊說著,一邊從本身的馬背上取下一個水囊,遞到了董卓的麵前:“太師如果實在冇法下嚥,便飲些果露吧。”

提及來,這解憂飲最原始的配方,還是馬超最早炮製出來的呢。在後代,各種服從、各種口味的飲料流行於世,是以馬超在很早之前,就策畫著采取一些質料易於尋覓、造價相對便宜,同時製作工藝並不龐大的配方,在這個期間製作出特彆的飲料來,操縱這類特彆的飲料,由金城商會去賺取豐富的利潤。

終究,在艱苦的熬過了數日以後,董卓的身影,終究迎著與其並不相稱的朝霞呈現了。

在一些馬車上,高高堆起的布袋,因為冇有縛緊,在車輪的顛簸中,袋口逐步鬆動開了一些,如絲如縷的向外傾撒著糧食。而隨行的西涼兵們乃至都懶得去重新束緊口袋,就當作看不見一樣。哪怕是在這些最底層的西涼雜兵眼中,這一起傾撒而出的糧食,彷彿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實在是輕微的不值得一提。可見此次董卓西遷,橫征暴斂了多少的糧食和財產了。

卻說這解憂飲,究竟是何物?經能令吃苦慣了的董卓如此讚不斷口?

有了李儒獻上的解憂飲,董卓也就不再抱怨飯食難以下嚥了,雄師隊又開端重新踏上了西遷的路途,以便儘早趕到函穀關去。為了能讓董卓完整健忘途中的古板和沉悶,他的部下們還從一眾隨行的文武官員的家眷當中,遴選出了兩名姿色上佳的年青女子,送進了董卓的馬車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