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西風烈_第三十八章 洛陽大亂(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以,當務之急便是不落人話柄的安然退出洛陽城,不然一旦董卓聞訊殺返來,怕是真要被他活活堵死在洛陽城中,插翅難逃了。

到不怪馬超失態,須知,在真正的汗青上,周瑜可並不是像小說中寫的那樣氣度狹小不能容物,真正的周瑜可謂是天縱奇才,胸中韜略冠絕古今。今後在江東當上了多數督以後,更是帶兵有方,體恤士卒,若冇有周瑜,底子就冇有後代廣為傳播的三足鼎立,也就天然不會有稱霸一方的東吳帝國了。哪怕是今厥後的蜀漢為正統,而展開故事情節的《三國演義》中,對周瑜如許一個出自東吳的人物也是評價極高,曾以“一時瑜亮”這四個字,將周瑜擺到了和蜀漢最大的功臣諸葛亮一樣的高度上。

鄭泰笑道:“君侯,這位公子乃是周大人的獨子,名瑜,字公瑾,可也是可貴一見的青年才俊呢。”

周異回禮答道:“久仰君侯大名,本日一見,公然不凡。”頓了一頓,又道:“君侯孤身犯險,仗義先行之豪舉,公業已經照實相告周或人了,周某對君侯之勇敢,深感敬佩。隻是可惜朝中那般老臣,珍惜羽毛,目光短淺,竟然未能與君侯獲得聯絡,當真令人扼腕感喟……”

這個少年郎的神采竄改,並未能逃脫馬超的法眼。因而,馬超在和周異之間的扳談告一段落以後,便向鄭泰扣問道:“公業,這位少年公子,又是那個?”

固然貂蟬一副願君多采擷的姿勢擺在馬超麵前,可馬超並非是美色當前,便再也不顧其他的登徒蕩子。馬超清楚的曉得,本身現在最首要的事情,是想體例保全本技藝下四千多名奔雷騎!

時候不長,馬超便率部來到了鄭泰的府邸門前。

在給一百名奔雷騎精銳發放完筆墨紙硯以後,馬超讓他們遵循本身的叮嚀,謄寫了一百封手劄,然後吹乾墨跡,再把這一百封手劄捆綁到決計服掉箭頭的箭矢上,而後命他們策馬奔馳到禁宮以外,將捆綁動手劄的斷頭之箭,從四周八方射入宮闈以內。

翌日,天氣方纔放晴,東方的魚肚白還冇有完整減退,馬超部下的探馬便來回報,言說孫堅率部悄悄退出了洛陽城。

馬超的錯愕神情,反倒令周瑜摸不著腦筋起來。他對著馬超抱拳行了一禮,問道:“不知君侯聽聞公瑾名諱後,為何如此驚奇?”

周異深深地感喟了一聲,點頭歎道:“為今之計,也隻好如此了。當今這世道,忠貞之士越來越少,似君侯這般,可不能再有甚麼閃失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