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西風烈_第七十四章 大洗牌(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遠在長安的董卓,在得知曹操羽翼大增以後,心中也有些驚駭,他底子就冇想到昔日裡看似渾不著調的曹操,不脫手則罷,一脫手便是如此的驚天動地。為了撤銷曹操對本身的威脅和敵意,董卓竟是主動忘記了曹操假借給本身進獻七星寶刀,實則籌辦行刺本身的事情,以大漢天子劉協的名義,賜封曹操做了兗州牧,以此來安撫曹操。

在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的官職本是渤海太守,為了強大陣容,袁紹假傳聖旨,給本身封了個大將軍的頭銜。要曉得,大將軍但是這個期間最初級的武官了,意味著無上的權力和職位。但是與這個頭銜不相婚配的是,袁紹隻要渤海這一個郡的地盤,比擬之下,就顯得有些太寒酸了。

如何辦呢?袁紹苦思冥想,終究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張。他先是給幽州的公孫瓚寫信,表示要和公孫瓚一起攻打冀州的韓馥,事成以後,二人平分冀州的地盤。剛好此時的公孫瓚,方纔打敗了名義上的幽州牧劉虞,正處於誌對勁滿的狀況,在收到袁紹的手劄以後,公孫瓚很快健忘了當初會盟時各種不鎮靜,非常利落的承諾了袁紹的要求。

在袁紹的拉攏下,冀州的一多量人纔開端倒向袁紹,此中審配、沮授、郭圖、逄紀等謀士,以及張合、高覽、麴義等武將,紛繁投效到袁紹的麾下,袁紹在鄴城住了半年以後,竟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架空了韓馥,比及韓馥發覺之時,已經為時晚矣,萬般無法之下,韓馥隻好出逃冀州,意欲去投奔故交,卻在半路上被袁紹派出的使者追上,韓馥心虛之下,拔劍自刎,使得偌大的冀州,就此落入了袁紹之手。

袁紹的發起,讓滿腦筋漿糊的韓馥就像是抓到了拯救稻草一樣,倉猝請袁紹敏捷度兵來援助。袁紹暗中樂不成支,立即點了一萬精兵,北上冀州,一向來到了冀州的軍政中間鄴城,然後就住下不走了,並暗中聯絡冀州的名流,藉助著袁家的名聲,一邊在冀州鼓吹仁義,一邊暗中拉攏這些名流加盟。

對董卓的拉攏,曹操是照單全收。因為他曉得,本身方纔打下了兗州和豫州,地盤還冇有完整的穩固,兩州內的各種題目,還冇有獲得妥當的根治,緊接著又在征討青州黃巾餘黨的戰役中,耗損了大量的糧草,將士們也都已經很怠倦了,需求時候歇息,是以曹操在這個時候,默許了董卓的美意,臨時和董卓保持著兩不侵犯的狀況,把首要的精力,都放到了整合兗州與豫州內部事件上來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