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跟著劉辯一同往洛陽行進,持續兩次見他成批的殺人。特彆是此次,洛陽軍殺了人以後,竟然還將那些人的頭顱挑在竹竿上高高掛起,更是使得柳奴心頭一陣慌亂,認識恍忽中,隻覺著無數冤魂正朝她劈麵而來,簇擁著鑽進了她的軀體。
“殿下莫要掛懷!”低頭看了一眼臉頰燒的通紅的柳奴,管青強牽起一抹笑容,對劉辯論道:“她心內有著如此設法,不恰是殿下想要看到,並但願她回到匈奴,奉告匈奴大單於的麼?”
這一探把他嚇了一跳,柳奴的額頭就如同火爐般滾燙,如此熱度,如果持續下去,即便保住了他的性命,待到她醒轉過來,也必然是會被燒傻了。
一顆顆挑在竹竿上的人頭,掛在竹竿頂端,就如同一隻隻吊掛著的風燈,不過這些“風燈”並冇有給虎帳牙門帶來亮光,反倒是在人們的心頭施加了一份濃厚的血腥和可駭。
管青與柳奴並冇有跟去,連著看了兩場搏鬥,此中有一場還是搏鬥她的族人,柳奴畢竟是個女人家,吃了驚嚇,在返回虎帳之前,就建議熱來。
“鄉親們!”一手按著劍柄,筆挺的挺著身子,劉辯環顧著圍觀的百姓,伸手指著那名被兩個兵士扭住的年青人,向鄉民們喊道:“此人冒充鄉民,到本王軍中放火,被將士們扭住。經查明,他乃是薊州公孫瓚派來的探子!企圖讒諂本王,陷鄉親們於不忠!各位父老,你等覺得,此人該當如何措置?”
或許是力道冇有拿捏準,揮劍劈砍的洛陽軍竟是冇能將他的頭顱劈落,被斬殺的年青人腦袋與頸子之間還連著一絲皮肉,頸子噴湧著鮮血,被一絲皮肉連著的頭顱掉在一旁,屍身竟是要比先前被斬殺的那群亂兵的屍身更是可駭一些。
見了那群投降的渤水兵,劉辯對他們展開了一場最為善於的攻心說教,很多渤水兵在聽了劉辯所描述的公孫瓚隻是把他們當作肉盾,早就有放棄他們的設法後,當時就群情激奮,表示願轉投洛陽軍,跟隨劉辯討伐昔日的恩主公孫瓚。
可劉辯那裡會理睬這些,他手按著劍柄,麵無神采的看著那兩名兵士把放聲高喊的年青人推到一堆屍身旁。
扭頭看了柳奴一眼,管青伸手悄悄朝她脊背上拍了拍,表示她不要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