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著蔡邕的那隊兵士感遭到身後有人跟蹤,走在最前麵的幾個兵士停下腳步,扭頭朝身後看了一眼。
全部長安城都曉得,現在的洛陽王便是當初逃離洛陽的弘農王,誅殺董卓,也是洛陽王在背後暗中擺設,在長安軍民的心目中,劉辯此時的權勢,恐怕僅僅隻次於高坐朝堂之上的劉協。
押著蔡邕的一隊兵士抱拳躬身,並未應劉辯的話,卻也冇人敢提出貳言。
“回府!”朝那幾名兵士又瞥了一眼,劉辯向身後的鄧展和親兵們招了動手,下達了回府的號令。
兩名劉辯的親兵見那些兵士冇有脫手,縱步上前,把站在蔡邕身後的兵士推開,幫蔡邕鬆起了綁。
“好!”圍觀的人們見董卓肚臍上點起了燈芯,先是沉寂了半晌,過了好一會,纔不知是誰先叫了聲好。有人帶頭喝采,人群隨即發作出一陣喝采聲。
跟著燈芯的撲滅,董卓的屍身就彷彿是一個龐大的蠟燭般燃燒了起來。
“董卓恐怕到死也想不到,他建的宅子竟會成為殿下的王府。”站在劉辯的側火線,鄧展抬頭看著迎劈麵的閣樓,嘴角掛著一抹笑意,對劉辯論道:“董卓當日處心積慮要置殿下於死地,卻不想他身後所收斂的統統,卻儘是為殿下所得。”
“莫說萬死,讓你死一次,恐怕做了鬼都會記恨本王!”劉辯並冇有去看那四名跪在麵前的兵士,很隨便的朝他們擺了擺手,丟下一句不鹹不淡的話,朝著被捆起來的蔡邕走了疇昔。
看到一個身穿華服的少年,領著一隊衣甲鮮紅的兵士快步跟了上來,那四名兵士相互看了一眼,迎著劉辯等人走了幾步了,此中一人抬起手臂,擋住劉辯等人的來路,向他們問道:“你等何人,因何跟在我等身後?”
本想再跟劉辯論些甚麼,劉辯在進了府宅以後,隻顧著看王府前院的亭台樓閣,底子冇把重視力放在蔡邕身上,骨子裡有著一股文人傲性的蔡邕,那裡受得這般怠慢,也不說話,把袍袖一甩,跟著那親兵向後院去了。
因為董卓死時已經流了很多血,錐子紮進他的肚臍,竟是隻排泄了一點血絲。持錐子的兵士側著臉,已做好籌辦避開噴濺出來的鮮血,可血液並冇有如同他設想的那樣飆射而起,錐子紮進董卓的肚臍,就好似紮進了肉鋪上的一堆肥肉中一樣,拽出來時還帶起一些白森森的脂肪也翻在內裡。
向鄧展等人使了個眼色,劉辯先一步鑽出了人群。鄧展與百多名親兵也隨即跟著擠出人群,看熱烈的人群中頓時多出了一個大空檔,很多本來站在前麵的人“嘩啦”一下擠到了前麵去,一個個翹首張望著肚臍上正燃燒著燈芯的董卓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