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特工皇帝_第225章 前將軍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透過公孫續的神情,劉辯已是看出公孫續想要說些甚麼,他並未言語,翻身下了戰馬,朝前走出幾步,挺直身板瞭望著越來越近的公孫瓚雄師。

“這件事啊!”提及濟水河邊救下管亥兄妹,劉辯臉上的笑容更加光輝,臉也不紅的張口就對公孫瓚撒了個謊說道:“隻因那管亥兄妹過河,乃是事前與本王商討安妥,要來投效本王。不想在過河後,卻遭到前將軍堵截,本來該當投效本王的人馬那天喪失實在慘痛!”

扭頭看著公孫瓚,劉辯不但冇有指出他是在自賣自誇,反倒順杆子向上爬的對他說道:“前將軍過分自謙,漁陽地處北方,雖非苦寒地帶,卻也不如中原地盤肥饒、人丁集合。能夠在此地生長出如此壯觀一座城池,前將軍果然是治世之能臣!”

與蒙受了黃巾之亂,又接受了董卓亂政的中原地區比擬,漁陽要比很多中原地帶的城池更加繁華。

公孫瓚嘴上說著“殿下謬獎”,可迴應劉辯的話,卻並不是自謙,反倒有些自賣自誇的意味。

與公孫瓚並騎進入城內,呈現在劉辯麵前的,是寬廣的青石街道與來往不斷的行人。街道兩側的店鋪,也是家家敞開大門停業,一些外埠來到此處的客商,也牽著拉貨的牛馬,與本地販子做著買賣。

“前將軍操心了!”雖說心內對公孫瓚說的這番話非常不覺得然,劉辯卻還是雙手抱拳朝他拱了拱,態度非常恭謹的說道:“大漢社稷,承蒙前將軍護佑!”

劉辯卻好似底子冇發覺到公孫瓚態度並不恭謹,他雙手抱拳,向公孫瓚拱了一拱,回了一禮,對公孫瓚說道:“前將軍勞苦功高,軍中事件繁忙,見本王乃是小事。現在前將軍返回薊州,本王既是先一步達到,理應上馬相迎。”

“殿下謬獎了!”劉辯誇獎漁陽繁華,公孫瓚微微一笑,對他說道:“漁陽地處北方,一旦進入夏季,大雪漫天,野地中一片茫茫,來往販子及本地百姓出行多有不便,若非如此,此地定然不會隻是這般風景。”

劉辯下了馬背,公孫續扭頭向跟在身後的幾名薊州將領使了個眼色,看到公孫續的色彩,幾名薊州將領紛繁跳下戰馬,向前走出數步,立於劉辯身後。

“董卓逆賊,禍亂朝綱,該當除之!”提起董卓,公孫瓚也是擰起了眉頭,咬著牙做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對劉辯論道:“殿下放心,待到老夫整備兵馬,不出數月,定然領軍西征,討伐董卓!”

漁陽城,位於北方。在中原人的口中,此處常被描述為草木不生的不毛之地。可進了城內,劉辯才發明,漁陽並非像他昔日傳聞的那般不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