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一代才女,嫁給一個短折的死鬼!更不能看著她,被匈奴人擄走,懷著滿腹的才情,在匈奴飽受淩辱。
暖暖的陽光鋪灑在大地上,小城東南隅的一座高台上,一名身穿素白襦裙的少女,端坐在台頂,在她的麵前,擺放著一隻桐木瑤琴。
“本王沉淪於旋律當中,久久難以自拔!若非女人呼喊,尚且流連於悠悠琴聲。”蔡琰幾聲悄悄的呼喊,打斷了劉辯的思考,他難堪的笑了一笑,先是做了番解釋,隨後又向蔡琰問道:“女人小字,但是文姬?”
蔡琰冇有說話,她更喜好歌賦詠歎,對疆場殺伐,並冇有太多的興趣,也不知該如何接劉辯的這句話。
詞牌這類呈現於隋唐,而昌隆於兩宋的格律,對餬口在東漢末年的蔡琰來講,自是一種極其新奇的地點。
劉辯緩緩閉上眼睛,悄悄的聆聽著著美好的曲調。雖是不懂樂律,可他卻也是曉得一些,唐宋期間,風行的樂器乃是琵琶和笙簫,並非瑤琴古箏,能在聽他吟哦出一首詞以後,立即便配出瑤琴樂律,可見蔡琰對音樂也是很有成就。
聽著美好且滿載著感慨的旋律,劉辯心中已是悄悄做了決定,如果此番不能勝利壓服蔡琰放棄衛仲道,他便會領軍殺入衛家,即便是落個傷害賢能的名頭,也定要將這泰初絕倫的才女從水火當中救出!
輕柔的風兒從高台上掠過,撩起少女額前的秀髮,顫栗著她襦裙的衣襬。衣襬隨風翻飛,素白的襦裙如同一朵活動的浮雲,素雅中帶著幾分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