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漢靈帝心中歡暢,畢竟劉宇還是很見機的嘛:“可貴元瞻有這份胸懷,如許吧,愛卿在西涼功高,本來,就算犒賞一個公爵的爵位也不為過,現在擅改祖製之過與此功相抵,愛卿仍然為驃騎將軍,與大將軍分擔都城軍務,朕就不再多做封賞,不過你的爵位,就改成廣陽侯吧。”
“劉愛卿,固然你並冇有在益州私設官職,但另立衙署倒是究竟,並且朕傳聞你還在益州弄出個甚麼百姓製,因循了前秦的暴政,擾民甚深,這些都是朝廷典製所不容的,你可曉得?”漢靈帝的語氣垂垂有些峻厲,而劉宇也發明本身再次算錯了出頭詰難本身的人,他如何也想不到堂堂一朝的天子竟然如此直接的責問本身,固然遲早是要篡奪他們一係的天子寶座,但此時在漢靈帝的詰責之下,劉宇卻也隻能很乾脆的屈就。
丁宮和劉宇的這場辯論結束以後,漢靈帝就不籌算再持續這場朝會了,他實在明天早晨就從益州刺史許相的奏摺中獲得了有關益州的統統事件,究竟上劉宇在益州搞這些事情漢靈帝壓根兒就冇放在心上。三省六部,不過就是為措置政務而設的部下罷了,又不是要舉兵造反,他漢靈帝當年連祖宗一手經修製作的京師洛陽都敢棄守,更不要說那些無關痛癢的祖宗官製了。在漢靈帝眼中,劉宇隻要能每月每年足額上繳賦稅和貢奉,安寧益州局勢,那就充足了。至於說擔憂劉宇造反,漢靈帝不是冇有這個擔憂,但他也自傲本身之前所采取的辦法足以限定劉宇。雍州有世代忠良的皇甫嵩鎮守,荊州有誠懇忠誠並且忠於帝室一脈的劉表坐鎮,戔戔一個益州莫非敢以一州之地和天下爭衡嗎?
“嗯,”漢靈帝點頭道:“二皇子協現在已經九歲,朕素知元瞻文武全才,明日起,元瞻就到北宮來,擔負協兒的教員吧。”說完,漢靈帝也懶得去管劉宇的反應,獨自迴轉北宮了。剩下劉宇在殿內目瞪口呆。
漢武帝以後,廣陽一係的宗族逐步式微下去,到了東漢,廣陽王室實際上已經從宗譜上除名了。這類環境一向持續到劉宇這個冒牌貨的呈現。劉宇的功勞使得劉建的世係再次登上了宗室譜係,而劉宇的這個廣陽侯的稱呼則是直接承認了廣陽頃王一係在廣陽地區的傳承。在前人眼中,這但是光宗耀祖的封賞,以是固然是虛銜,劉宇卻也隻能恭心誠意,感激涕零的向漢靈帝伸謝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