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男才女貌_第六卷 南征北戰 第九十三章 徐州事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謀臣,武有虎將,威鎮山東。乃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琅琊郡取父曹嵩。嵩自陳留出亡,隱居琅琊;當日接了手劄,便與弟曹德及一家長幼四十餘人,帶從者百餘人,車百餘輛,徑望兗州而來。道經徐州,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溫厚純篤,向欲籠絡曹操,正無其由;知操父顛末,遂出境驅逐,再拜致敬,大設筵宴,接待兩日。曹嵩要行,陶謙親送出郭,特差都尉張,將部兵五百護送。曹嵩率家小行到華、費間,時夏末秋初,大雨驟至,隻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設家小,命張將軍馬屯於兩廊。眾軍衣裝,都被雨打濕,同聲嗟怨。張喚部下頭子於靜處商討曰:“我們本是黃巾餘黨,勉強降順陶謙,未有好處。現在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繁華不難,隻就徹夜半夜,大師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計何如?”眾皆應允。是夜風雨未息,曹嵩正坐,忽聞四壁喊聲大肆。曹德提劍出看,就被搠死。曹嵩忙引一妾奔入方丈後,欲越牆而走;妾肥胖不能出,嵩慌急,與妾躲於廁中,被亂軍所殺。應劭死命逃脫,投袁紹去了。張殺儘曹嵩百口,取了財物,放火燒寺,與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當下應劭部下有逃命的軍士,報與曹操。操聞之,哭倒於地。世人救起。操切齒曰:“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雄師,洗盪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領軍三萬守鄄城、範縣、東阿三縣,其他儘殺奔徐州來。夏侯、典韋為前鋒。操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儘行搏鬥,以雪父仇。當有九江太守邊讓,與陶謙交厚,聞知徐州有難,自引兵五千來救。操聞之大怒,使夏侯於路截殺之。時陳宮為東郡處置,亦與陶謙交厚;聞曹操起兵報仇,欲儘殺百姓,星夜前來見操。操知是為陶謙作說客,欲待不見,又滅不過舊恩,隻得請入帳中相見。宮曰:“今聞明公以大兵臨徐州,報尊父之仇,所到欲儘殺百姓,某是以特來進言。陶謙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乃張之惡,非謙罪也。且州縣之民,與明公何仇?殺之不祥。望三思而行。”操怒曰:“公昔棄我而去,今有何臉孔複來相見?陶謙殺吾一家,誓當摘膽剜心,以雪吾恨!公雖為陶謙遊說,其如吾不聽何!”陳宮辭出,歎曰:“吾亦無臉孔見陶謙也!”遂馳馬而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