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開元盛世_第二百五十五章 科舉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高肅曉得,仲長統有才歸有才,隻是他隻能作為七八名,而不能成為頭名。

幾人紛繁落座,漱了口水後,端起早點享用。

將一張張試卷的糊名處揭開,高肅微微驚了一下,蔡邕的門生顧雍,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另有孫資,他是賈逵的老友,賈逵曾托趙雲保舉此人,隻是高肅冇有放在心上。溫恢,高肅固然也冇有見過他,但曉得此人是裴潛的老友,訂交甚厚。

“主公,主公。”

這場科考的主考官有六人,彆離是荀爽、楊彪;鄭玄、蔡邕;程昱、沮授。

接著往下看,高肅感覺這回的科考冇有白停止,有幾人的策論答的都不錯,很合適當下的環境。

鄭玄道:“此人我曾傳聞過,仲長統字公理,山陽高平人,敏思好學,博覽群書。二十餘歲時,便遊學青、徐、冀州之間。但他性卓異、豪放,蕭灑不拘,敢直言,不矜末節,默語無常,時人稱為狂生。”

“啊?”

科考終究到臨,成群結隊的士子朝太原的郡學學館走去,太原的郡學是一座占地約一百畝的大書院,位於太原的南門,可包容上千士子就讀,現在天插手科考的士子則與各個郡縣的門生無關。

鄭玄在這內裡看過一篇讓他極其震驚的文章,對神權的否定是前無前人的,他不敢私行決定,故而將文章給了高肅,想來那便是仲長統的了。

這小我以為諸侯奪天下,建立霸業是由“人事”而至。一樣,王朝由盛而衰,毀業亡國,也是由“人事”所為。從底子上否定了“天命”決定興衰的說法,否定了神學的統治職位,這在兩漢的汗青上,是“破天荒的高見”。

晉州的第一次科考,高肅毫不答應有半點失誤。

“嶽父走好。”

上午隻考兩個時候,實在上午的題量隻要一個時候,剩下的時候是讓士子查抄用的。

文章大抵的意義是“天”的運轉有著不以人的意誌轉移的規律,人們隻要順“天時”,如適時播種,辛苦辦理,及時收成,就有好收成。收多少不在於“天命”,而是在於充分闡揚人的主觀能動性。

未時至酉時考前麵兩題,中間歇息一個時候,然後再考後兩題,戌時整,科考全數結束。

科考共分為兩場,上午考貼經,主如果靠儒、法、兵三家的著作,如《禮記》、《尚書》、《韓非子》、《孝經》、《論語》、《孫子兵法》等,一部分題是讓士子填寫缺漏,更多的是考士子對這些著作的瞭解。

<fon color=red><b></b></font></br>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