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地搖點頭,司馬懿皺眉說道:“不明敵我,這倒是個費事,文和,我的意義是,不若邀江東一戰,摸索摸索敵我氣力,文和意下如何?”
而彆的一方麵,周瑜已經接到了諸葛亮的拜帖,微微一笑說道:“諸葛亮……請他出去!”
隻不過,眼下的顧慮是,蔡瑁麾下水軍,是否能與江東水軍相對抗!
眼下亦是如此,對於劉軍來講,江夏、夏口的劉備、劉琦兵馬,已是不敷為慮,令他們顧及的,唯有未曾閃實際力的江東水軍,就算是劉軍稀有十萬之眾,司馬懿亦不敢等閒動兵……但是,如果江東水軍氣力透露,就算是氣力微弱,司馬懿也好對症下藥,作出應對之策。
“多謝多數督!”諸葛亮拱手謝了一聲,坐在席上,望著營中將士端上的茶水,沉默不語,反觀周瑜,亦是低頭飲茶,不發一言。
“不敢不敢,多數督言重了。”諸葛亮拱拱手,正色說道:“鄙人隻是見劉軍狡計,擔憂江東軍心,是否前來一探,不過見多數督如此胸有成竹,明顯是鄙人多慮了!”
“鄙人可未曾這麼說。”諸葛亮心中微微一笑,低聲說道:“不過鄙人覺得,既然你我兩家聯手抗劉,天然要付諸於行動,不然聯手豈不是空口口語、毫偶然義,多數督覺得否?”
司馬懿微微一愣,隨即笑道:“不愧是文和!”
“恩。”劉備也明白局勢嚴峻,點點頭,隨即躊躇說道:“那如果劉軍此時來襲……”
“戰書?”周瑜微微一笑,指著帳內一角的幾十個竹管,笑著說道:“先生說得是這些麼?”
說到這裡,要提及一事,漢陽至烏林的劉營,除了主營與水軍水寨合在一處,連綴百餘外,其他將領,亦受命紛繁在江岸邊下寨,李典、樂進、於禁、張頜、張遼等將,以及攻石陽不果的徐晃,俱是劉軍中得以擔負重擔、足以鎮守一方的大將。
“那裡那裡,亮天然比不得多數督。”有些難堪地苦笑一聲,諸葛亮遊移說道:“鄙人隻是在考慮,當說不當說!”
叮嚀帳外的將士取來一罈美酒,司馬懿淺笑說道:“你二人深夜在此,必有要事,我等邊飲邊說!”
“何謂意下如何?”
“……”頓時,諸葛亮麵色一滯,無言以對。
“尚書麵前,休得猖獗!”賈詡冷喝一聲,卻見鐘會與禰衡相視嘲笑一聲,彆過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