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大帝無雙_第二百四十二章 馳援房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昌奇抬開端來,指著身後道:“將軍曲解了,此為黃老將軍乃是奉大漢天子之命,特來助我等守城,抵抗西蜀賊軍。”

吼 !

咣噹!

劉協臉上拂過一絲慍色:“必是為刺史之位而來,不見!”

六萬江東軍一夜之間俄然全數渡江涉湖,退往長江以南。落空了計謀目標的漢軍禦林軍和承平軍兩路齊進,將長江以北的荊州之地全數光複。

劉表身故,荊北已定,荊州刺史之位卻尚無定論。劉琮和劉琦天然都想合法的擔當荊州刺史之位。刺史本來都是換任的,不存在父死子承之說。但是益州的劉焉劉璋父子開了先河,同為漢室宗親。劉琦和劉琮兄弟有這個設法是不免的。

“太守雖逃,漢中軍未絕,固然漢中之地隻剩最後一城,我等亦須死戰相守。”楊任斬釘截鐵的說道。

他緩緩的閉上了雙眼。

本來沉寂非常的城樓上俄然間沸反盈天,黑壓壓的兵士就像螞蟻般從城牆上裡冒了出來,堅閉的城門也轟然敞開,一員金甲大將在數百精兵的簇擁下囊括而出。直進至漢中兵陣前一箭之遙處立足。

和順鄉雖好,卻尚未到安享的時候。天下不決,他的征途尚未結束,是該出發的時候了。四位千嬌百媚的後妃,兩小我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女兒,彷彿也感遭到了這位當代或宿世的戀人即將遠行,顯得特彆迷戀。

若派張郃或張遼任何一人率軍去堵截蜀軍,則餘下兵力必定有力南征。汗青上的曹操號稱八十萬雄師,尚在水戰當中落於下風,本身若以人數相差無幾的兵力與孫策決鬥於長江之上,必定處於優勢。

“好,我等願隨將軍與房陵城共存亡。”身邊諸將激聲道。

昌奇,原是楊任部將,奉楊任之命在此死守房陵。

一彪人馬舉著一杆“楊”字大旗亂鬨哄的從上庸關東門撤出,逃亡向東南邊向逃竄,直奔房陵城而去。

徐晃與賈詡率四萬無憂軍突入兗州,東麵的陶謙也攻入泰山郡,兗州的袁譚固然坐擁八萬雄師,卻在無憂天兵和丹陽精兵的夾攻之下,全無還手之力。很快就被徐晃光複陳留郡之地,泰山郡也大半落入陶謙手中。

就在張郃和張遼齊齊上書漢帝劉協的時候,一隊馬隊也從襄陽解纜,飛奔雒陽,那是劉琮進京麵聖的貢使。

奔馳在逃兵步隊最前的一員將領,滿身鎧甲殘破,血跡斑斑,滿臉的長鬚膠葛交叉在一起,神采灰黑,一副敗落不堪的模樣,隻要眼中仍然精光閃動,充滿倔強的神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